标题:明朝: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怎样的人?

文┃拾荒杂谈

(本文为拾荒杂谈原创,抄袭必究,欢迎转载!)

近些年大火的历史题材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记: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决定违背祖制,去解救那些无辜的人。
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去夺取别人的生命和尊严的权
虽然他一生中干过很多蠢事、错事,但在我看来,他比那些雄才伟略的帝王们更像一个“人”。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朱祁镇的一生:
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英宗朱祁镇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那句“去解救无辜的人”的意思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废除了自朱元璋时期的殉葬制度。这种悖逆于人类正常发展的特殊制度在朱祁镇这里被彻底终结。所以当年明月评价他是一个“好人”,而不是一个“好皇帝”。

任何人在阅读历史,品析情节人物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情感以及历史局限性,当年明月也不例外。他对明朝大事走向描写得极为细致,人物神态勾画也非常出色,但是他没注意到自己最终还是落入了个人情感因素里面。

其实,朱祁镇并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好皇帝。

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测试题:火车直行,在轨道上绑有三个人,火车一到,这三人必死无疑。在隔壁变轨上也绑有一个人。此时你手里掌握着可以变更火车轨道的开关,那么你是选择不变而任由三个人死,还是选择变道救三个人而杀一个人呢?

这道题的重点在于变轨是你可操控的,如果变轨,那就相当于直接杀了一个人。如果不变轨,那就相当于间接杀了三个人。对变轨上的那个人而言,如果你不选择操纵变道,那么你在那一个人的眼中是一个好人。如果操纵变道,那你在三个人的眼中是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多数眼中愿救三人而杀一人,做三个人眼中的好人。由此看来,好与坏的区别不过是人数而已。

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朱祁镇听信王振之言,学太宗、宣宗皇帝御驾亲征蒙古。因指挥和判断失误,造成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中央军出征者二十万,阵亡三分之一。其中成国公朱勇部五万余人被全歼,其他主力皆溃散而逃,被瓦剌部截杀众多。

初步估计,土木堡之变至少使七万明军阵亡,此次失败既说明了朱祁镇执政软弱,直接暴露出北方边防废弛已久。

朱祁镇的废除殉葬影响了之后的十位皇帝,后宫无子女者近万人免于一死。

同样是皇帝一念,土木堡之变七万人战死,七万户家有丧子,七万家庭破碎,数十万人为之遭殃,京师以北深受瓦剌铁蹄之害,自戕者何其多?

跟万余妇人比起来远超数十倍之人认为朱祁镇也是好人?

再来看看朱祁镇被俘之后的情况:

乙亥,谕边将,瓦剌秦驾至,不得轻出。
冬十月戊申,也先拥上皇至大同。

明代宗朱祁钰相关图片

上面这两句话出自《明史·景帝本纪》原文。这里写的很有意思,早先朱祁钰通谕边将瓦剌可能会携朱祁镇到边关叫门,不得“轻易开门(击之)”。而后在同年十月,也先又将朱祁镇带到了大同边关。

这两句话看似是写也可能会以明英宗做要挟,要求打开城门。但是张廷玉实在写得太隐晦了,他越是尽力避免,越是欲盖弥彰。

这两句话避开了什么?它避开了八月十七日,朱祁镇至宣府南门,亲口让守将开门将其迎接回去。此时其背后有数万瓦剌大军虎视眈眈。

开门?二送江山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从这里看,朱祁镇虽说被要挟,但此时在他眼里,边关之危远不如他之龙体重要,尽管京城还有一位皇帝坐镇。

不拿江山百姓当回事的人,是个好人?

尤其是复辟之后冤杀于谦这一举措,昏君肯定坐实了。一个两袖清风临危受命的忠臣,挽大厦之将倾,救社稷于危难之际的人,只因自己“复辟无名”便可卸磨杀驴。这样的人,距离好人算是十万八千里。

于谦

至于明英宗单纯,对身边的人都待以真诚,富有人格魅力。在被俘时期和瓦剌部贵族相处愉快,受到的待遇很高。那徽钦二帝被当成狗一样呼来喝去,他们就没有一丁点人格魅力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人格什么的都是浮云。真正让瓦剌对其好吃好喝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大明虽病,但虎风依在,只要你的背景足够强大,那么谁都愿意做你的朋友。反观北宋只不过是狮口羚肉,什么时候都可以将其吃掉。

让数十万家庭罹难,数万将士无辜战死,置边关百姓安危于不顾,冤杀力挽狂澜的忠臣,这样的人,既不是好皇帝,更不是好人。

当然,朱祁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被俘同年,瓦剌四处要挟明英宗无果,便想将其奉还大明。朱祁镇趁这段时间便将瓦剌内部军力情况摸索一番,并想方设法传给明军。之后还设计铲除汉奸。从这里看,他也并不是完全不可救药。

所以明英宗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廷玉《明史。英宗后纪》给出的评价是:

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已,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上面这段话只有“无甚稗政”才是可以参考的东西。如果真的要用现代化语言给这位充满争议的皇帝一个评价的话,那么我的评价是:他是一个集昏君、恩将仇报的小人、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者为一体的人,他绝不是一个好人,但他也不是十足的坏人。他倒像是一个不管多大都只会依赖别人的孩童,心中有着天真,可当他坐上皇帝之位后,这就成了全天下的灾难。

用五个字形容:儿童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