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蝙蝠是我们大自然中比较常见的动物,它们大多都聚集在阴暗潮湿的洞穴当中,但在城市里面,我们偶然间也可以看到蝙蝠的身影。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时在不经意间就能够有所体现。就拿蝙蝠来进行举例,在我国古代社会,蝙蝠被看作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但在西方社会,蝙蝠往往被看作是吸血鬼、女巫、邪恶的化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眼中的蝙蝠

早在我国汉朝时期,蝙蝠就已经被看作是祥瑞的象征。在汉代的考古发现中,就曾出土过一个用蝙蝠来装饰的铜镜,除此之外在汉代古籍《礼记》当中,更是出现过关于蝙蝠的记载,由此可见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蝙蝠文化,古人祭祀的时候更是需要用到它们。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类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现代人类已经意识到,蝙蝠的体内存在着上千种病毒,堪称是一个行走的病毒库。虽说大部分野生动物的体内或多或少都蕴藏有病毒,但像蝙蝠这样的仍然较为少见,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蝙蝠自身什么事都没有,而且带有上千种病毒的蝙蝠,人类为何不将其灭绝?

蝙蝠的生态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地球上蝙蝠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万年以前,它们就已经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因此如果单论历史来看,蝙蝠的历史要远远的长于我们。在这数千万年前的岁月推移当中,地球上有很多物种都已经灭绝,新的物种也在这一过程中诞生,还有些物种则是不断根据环境发生变化,蝙蝠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的繁衍生存了下来。

因此,对于整个地球环境和生态链来说,蝙蝠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绝大多数的蝙蝠以昆虫和节肢动物为食,还有一部分东南亚地区的蝙蝠则是以树木上的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仅有非常小一部分的蝙蝠是依靠野生动物的血液为食,因此一看到蝙蝠就想到吸血咬人,其实是不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意识到蝙蝠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想到它们在自然界的重要性了。和很多鸟类一样,蝙蝠同样是自然界非常重要的传粉者。它们在花瓣上采食花粉的时候,一部分花粉就会不可避免地落在蝙蝠的身上,它们随后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以及抵达到另一处花丛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粉过程。很多自然界的害虫,也会被蝙蝠吃掉。

比如说我们非常讨厌的蚊子,以及蝗虫等危害农作物的害虫,都是蝙蝠的美味口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出来的数据可以得知,一只蝙蝠一晚上便可以吃掉数百只昆虫。如果没有了这些进食者,繁殖能力强大的昆虫或许会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除此之外,蝙蝠在捕食昆虫的同时,自身也是很多其他动物的食物。比如说在自然界,猴子、狐狸、野猫、蛇都是可以捕猎蝙蝠为食的。试想一下如果蝙蝠从自然界彻底消失,那么就意味着这些野生动物可进食的渠道又少了一种,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病毒传播的风险

除了维系生态平衡以外,小小的蝙蝠还有着传播病毒的风险。操之过急的捕猎行动有可能导致病毒扩散,对此科学家明确表示:会导致病毒传播。蝙蝠的体内存在着数十种病毒,这些病毒平时深藏于蝙蝠的体内,野生动物吃了蝙蝠,并不会让自身感染到病毒。我们人类经过加工之后食用病毒,会不会感染病毒并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总而言之这些行走的病毒库,我们人类最好不要轻易招惹。

但如果我们非要将某一区域的蝙蝠一网打尽,那么便有可能将蝙蝠体内的病毒扩散至自然界。比如说大量的蝙蝠被消灭,换来的只是“易感蝙蝠”的增加,等到了那个时候,或许每一只蝙蝠的体内都存在着大量的病毒,它们不算特别强大的传播能力或许也会在变异过程中变得非常强大,如果真的到了那种境地,或许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威胁。

因此,作为生态界重要的一类动物,我们人类最好还是不要轻易打扰它,让它们顺其自然地在野外生存发展,世世代代的在地球上延续下去。

参考资料:

《礼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