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又传来好消息,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简称“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很陌生,但它其实是一项很古老的民俗活动。早在明代就开始流传于闽南沿海和台湾渔村,尤其盛行于南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1年,该项活动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又在联合国成功申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其影响之大、意义之远。

顾名思义,送王船的核心在“王”,这里的“王”指的是“代天巡狩”王爷,“王爷”的信仰在闽南和南台湾地区广泛流传,与中台湾的妈祖信仰并称为:“南王爷、中妈祖。”

关于“王爷”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广的是代表天皇大帝巡按人间善恶的一位神,所以供奉他的庙被称为“代天府”,而王爷亦称为“代天巡狩”。

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这项活动也逐步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尤其是马来西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每三到四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活动,送王船仪式十分隆重,甚至被记录于史书,清康熙年间《台海使槎录》和乾隆《海澄县志》都有详细记载。

随着闽南人的海上贸易与迁徙,“送王船”习俗于17世纪到20世纪也从闽南和台湾流传到了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所以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遗留。

在古代,远洋出海捕鱼或进行贸易受海上变幻莫测的天气的影响很大,行驶的越远所承担的风险越大,靠海吃海的人们一方面对海洋心存敬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自己的信仰。人们对“王爷”的崇尚一是为了祈求平安,二是为了抚慰、祭祀海难遇难的兄弟姐妹。

闽南人称海难遇难者为“好兄弟”,送王船仪式开始时,人们聚集在海边欢迎王爷来到宫庙,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并将他们从孤独、漂泊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也因此,当地俗称送王船为“做好事”。

在“巡境”的环节,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和纸质材料制作的船模型),参与活动的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扫除瘟疫邪恶,保四方平安。

巡游完毕,送王船活动的最高潮部分就到了,叫做“游天河”。古时候,最好的仪式是“游地河”,就是送船出海,在海上焚烧。后来受条件限制,改为在海滩上烧王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送王船习俗寄托了靠海为生以海为家的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也表明了古人对海洋的敬畏之心,这个古老的信仰在这里一代代流转、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