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近代发展史,我想有个人,必定要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出生于公元1811年,6岁进入私塾读书,8岁通晓四书五经,14岁便得中进士,随后平步青云,更是成为晚清军机重臣。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文正公”曾国藩。

曾国藩在我国文化和历史界,具有很高评价,但是也有人觉得曾国藩“嗜杀成性”,手中沾满太多无辜人的鲜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好是坏呢?

曾国藩一生仕途可谓平顺至极,曾国藩被清廷封为“世袭罔替一等毅勇侯”,同时兼任过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更被奉为“湘乡派”的创派宗师。

李鸿章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并且对他佩服之至。

李鸿章:“公治军,谋定而后动,折而不挠,重如山岳。诸将化之,虽离公远去,皆遵守约束不变。”

左宗棠、毛泽东等人,都对曾国藩有着高度评价。

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毛主席:“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甚至《清史稿》中,将曾国藩的功绩,比之诸葛亮、王阳明。

《清史稿》:“凡规画天下事,久无不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此外,从曾国藩一生履历来看,他先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叛匪。帮助清廷攻占南京,击退捻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时期,又成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文治武功方面,曾国藩确实无任何缺点,他也做到了一位大臣能做到的顶峰。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晚清秘密信息重见天日,关于曾国藩的评价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1861年6月,曾国藩给两位弟弟写了一封家书。

这封《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曾国藩鼓励两个弟弟为朝廷杀贼,不要瞻前顾后,能杀多少杀多少,这才是为人臣子的榜样。

《能静居日记》还有这样的记载,1859年、1861年、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有过多次屠戮普通人的行径。

甚至坊间传言,攻占天京后,曾国藩手中便沾上至少10万余人性命。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与追剿捻军等战役中,多次纵容属下随意烧杀抢掠,无数普通百姓为此而丧命。

当这些信息被披露出来之后,许多历史爱好者与网友认为,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虽然大事方面曾国藩从来不含糊,也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推进作用。

功过不能相抵。曾国藩满口仁义道德,却是个彻彻底底的嗜杀之人。于是乎,关于曾国藩到底是好是坏的论调引发无数争论。

笔者看来,乱世当用重典,大争之世一味退让或心怀慈悲,其实是很难稳住乱局。

笔者从来不否认,诸如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些手握实权的大臣,肯定会干出一些违心和出格的事情,但这也无法避免。

战争中对敌人慈悲,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笔者也不是刻意崇尚暴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清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又出现诸多农民起义,危难关头曾国藩率领湘军脱颖而出,到处平定叛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成大事者何拘小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曾国藩一生所作所为来看,此人还是功大于过。

因为现代人是从上帝眼光来评判古人所做的事情到底正确与否,可是我们要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我们在清朝末年手握重权,且又面临无数困局。

这种情况下,还要顾忌太多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从曾国藩的座右铭:“君子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便能看出,曾国藩并非不清楚双手已沾满鲜血,为了复兴国家,曾国藩还是要如此行事。

最后总结,按照优待俘虏这项我军优良传统,似乎能从侧面印证出,曾国藩为人心狠手辣。

但是具体事情要具体对待,我们讥讽曾国藩的同时,也要看清楚此人真实本性。

如果曾国藩只是出工不出力,他完全可以命令湘军与敌人周旋,这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有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把大道理说给他人听,自身却在暗地里行那龌龊苟且之事。

曾国藩先用实际行动摆脱乱世格局,接着修身、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不管是统领湘军时,还是成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他皆为保卫中华传统而战。

诚然,他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给后人授以口舌之争,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以上只能代表笔者一家之言,曾国藩能得到无数名人大家推崇,还是有其过人之处。

参考文献:《清史稿》《能静居日记》《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