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苏眉细细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王阳明说过,好好吃饭,是人生的修行。

年龄渐长,才慢慢体会到话中的深意。

说到底,健康的身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

这个本钱,不在别处,就在一粥一饭的烟火气之间。

能吃好一日三餐,过好一年四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好好吃饭的人,才有未来

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曾说:

“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

的确如此。

现代人节奏快,忙碌几乎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主旋律。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熬夜成了家常便饭,一日三餐却越来越敷衍潦草。

于是,很多人饿了,会选择叫个外卖、吃点零食、甚至饿一顿也无所谓。

殊不知,不好好对待自己的胃,最终报应都会体现在自己的身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曾有位女孩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她留在北京工作,经常加班熬夜。

下班回家之后,她懒得做饭,更懒得吃,偶尔吃水果或者喝杯奶茶就算晚餐。

半年后,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瘦,有天上班时,突发了急性胃炎,被送进医院。

医生告诉她,再不好好吃饭,人就垮掉了。

最后她说,躺在病床上,忍着胃部绞痛,看着液体慢慢滴进身体那一刻,她才明白 ,实现梦想的前提是,有个好身体。

人生不易,但再苦再累、再忙再乱,我们的手中,依然拥有着治愈自己最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吃好每一顿饭。

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能好好做饭、好好吃饭的人,是在以最大的热情面对生活,自然也会战胜眼前的困境,拥有美好未来。

好好吃饭的人,更豁达智慧

苏东坡文采出众,志向远大,但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三次被贬。

而且,被贬的地方越来越偏远。

元丰三年,43岁的苏东坡被贬黄州。

当地气候恶劣,生活清苦,他需要自己垦荒种粮,维系生计。

那时,他曾写过一首《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词句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愤懑与哀怨,满满都是面对人生风雨的豁达乐观。

不仅如此,在黄州,他还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

宋朝年间,猪肉还是上不了台面的食物,达官贵人都吃羊肉。

苏东坡作为被贬官员,吃不起昂贵的羊肉。

于是,喜欢吃肉的他,开始琢磨价格便宜的猪肉。

经过反复尝试,一道流传至今的东坡肉,就这样诞生了。

苏东坡用自己的豁达与智慧,包容了人生的不完美,消解了生活的困顿,熬过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磨砺。

杨熹文先生曾说:

“一个人对吃的态度,会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的确,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却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好吃饭的人,更有情有义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2》里,有很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东北夫妇。

早起,妻子做了漏粉,丈夫吃完,笑眯眯地说:

“到点了,干活去了。”

平凡朴素的生活,却热气腾腾,暖心暖胃。

电影《饮食男女》里,寡言倔强的老朱是一位退休厨师,妻子十几年前就去世了,他独自带着三个未成家的女儿生活。

女儿们都有自己的工作,难得一起吃顿饭。

但是老朱每周日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晚宴,并且要求女儿们必须全员回家吃饭。

每次,老朱为了给三个女儿煮一顿家宴,一早就忙于厨灶间。

冒着香气的油锅,娴熟的切菜手法,一道道美食端上桌 ,组合成一种特别温馨的画面,令人深深体会到藏在美食间的那种浓浓的父爱。

电影中,几乎所有的爱恨纠葛都围绕着餐桌展开,最终,也都在餐桌上得到释怀与成全。

《一日禅》中写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生最幸福的,不过是一家人烟火味里的彼此守候。

好好吃饭的人,更有生活情趣

蒋勋先生是个特别崇尚生活美学,善于发现美、享受美的人。

他曾经在《生活美学,从好好吃饭开始》中,说过欧洲人的吃饭方式:

“那里的人可以餐前酒喝个老半天,讲很久的话。
前餐出来又介绍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例如培根丝和别家有什么不一样,全都娓媚道来。
然后接着跟你讲色拉,跟你谈这个汤,整个汤底是怎么样熬出来的......”

一切都慢,而这种慢里,藏着吃的愉悦,和生活的情趣。

每周,他都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在家里做一道菜。

“将蒜切成很薄很薄的蒜片,加上橄榄油爆得香香的,用你的嗅觉感觉到它已经熟透了,这时放进切碎的洋葱,把洋葱炒到金黄色,洋葱的香味加上蒜爆香的香味,接着把揉碎的月桂叶放进去……”

热爱生活的人,也许都是从一日三餐开始。

吃得有滋味,过得有趣味,活出了人情味。

对懂得生活之美的人来说,

人生的诗和远方,不在别处,就藏在一粥一饭的烟火气之间。

静下心来,好好做一顿饭,用心品味,再辛苦平淡的日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借用台湾著名美食家蔡颖卿的一句话:

“愿你做一个美好的人,从好好吃饭开始。”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