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早上和小刘一起在食堂里吃饭,我俩的宝宝出生只相差一个月,坐在一起聊天自然少不了询问对方宝宝的生长情况。

小刘家宝宝添加辅食后体重一直增长的不太理想,每次体检时体重中下、身高也是中等水平,最令人着急的是始终不太爱吃辅食,这让小刘怀疑是宝宝没有足月出生导致了后续生长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宝宝生长不理想,具体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也不是非要追求宝宝吃得多、长得胖才是好

但小刘家宝宝都一岁多了,却每天只喝奶,不怎么吃辅食,这说明在辅食喂养的环节一定出现了某些问题。

不知有多少家庭和小刘的喂养经历一样,为了让娃吃的好,健康成长,每天精心准备各种辅食,甚至花重金购买海外版的“营养零食”,可宝宝不仅对辅食兴致缺缺,生长情况也比不过同龄人。

精心准备的营养餐居然是糟糕辅食,难怪娃越吃越瘦,很多人不在意。

1)白粥、米汤、清稀饭

白粥、米汤、清稀饭估计是不少宝宝辅食中的常客。表面上它们都是清淡饮食,宝宝吃了方便吞咽也好消化。

实质上,这三种辅食的营养密度都非常低,满满的碳水化合物。

一小把米能煮一大锅水,白白占用了宝宝寸土寸金的胃容量,饱腹感强,留给其他辅食和牛奶的余地自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汤泡饭

米饭质地较硬,宝宝吃起来比米粥要费力,咀嚼的时间也较长,有些家人就会把米饭泡在汤里给宝宝吃。

米饭泡软了,宝宝吃得快又方便,再加上汤里还会有一些蛋花和其他的食物,难道不比光吃白米饭好吗?

其实汤泡饭压根不好吸收,正是因为宝宝吞咽的方便,不会去充分的咀嚼,长期食用汤泡饭,不仅会徒增消化负担,还会耽误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

3)蔬菜汁、果汁

蔬菜和水果本来都是健康的食物,但打成汁给宝宝喝,或者当做汤品饮用都就不太适合了。

在榨汁的过程中,食物原有的纤维素几乎全部丧失,成汁后营养所剩无几。

尤其是水果汁,堪称名副其实的糖水,宝宝喝了既可能引起龋齿,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4)喝高汤

想给宝宝吃肉,但又怕肉质太柴太粗糙宝宝嚼不烂也咽不下去,做成高汤让宝宝喝就没有这种烦恼了,骨头熬汤还能长个子。

这种认知实际是个误区,高汤并不能把骨头和肉中的营养物质熬出,反而含有很多嘌呤,也含有隐形盐分。

宝宝的食物要以清淡为主,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宜喝高汤,如果非要喝汤,也一定要把汤中的肉和其他菜品吃了才能补充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牛奶、辅食地位拎不清

宝宝对辅食的接受度低,家人首先要排查的就是食物比例分配问题。

在刚添加辅食时,要少量尝试,采取“辅食+奶”的搭配方式代替一顿辅食,之后再逐步提高辅食的占比。到了一岁后,辅食变成营养的主要来源,奶类则作为额外补充。

②提供的都是“糟糕的辅食”

如上文所说,很多家长自以为的营养餐其实是“糟糕的辅食”,但通过恰当的方法也可以将它们的营养进行升级。

比如把稀饭或者白米等当作辅食的基本材料,再另外加入其他富有营养的食材,如肉末、蛋黄、时令蔬菜及新鲜的菌菇等等

家人熬制成辅食营养粥,宝宝吃了更利于成长。

③调味料添加过早

宝宝的辅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担心宝宝不吃盐没力气,母乳和很多食物本身就含有钠离子,足够宝宝所需

过早添加调味料,不仅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还会让他们的口味变得挑剔,更易挑食。

④零食、饮料不控制

经常在餐桌上看到孩子嚷着喝饮料,咕噜噜一两杯下肚,正儿八经的餐食却吃不几口。

零食和饮料的口味多样,很多都含有糖分等其他添加剂,饱腹感很强。哪怕是无添加的零食,也不像广告里标榜的那么“有营养”,无法替代牛奶和辅食,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尤其是餐前一个小时不要给宝宝吃。

⑤宝宝不爱吃就轻易妥协

身边不少亲戚朋友的孩子都是“无肉不欢”型,吃起肉来狼吞虎咽,一看到蔬菜就跑的离餐桌老远,家人试了两次喂不进去,就索性放弃了。

这种放之任之的方法不可取,肉类虽好,也无法代替蔬菜王国所蕴含的丰富营养。长期不爱吃蔬菜的宝宝抵抗力会下降,小毛病也不断。

想让宝宝接受一种食物,可能要尝试10次甚至更多,家人也要多想办法,通过调整烹饪方式来让宝宝接受更多的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养育之路上,我们真的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做学习型妈妈,才能在养育之路少走弯路,让宝宝成长的更加快乐、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