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环境污染问题,大多都有着复杂的历史成因。甚至在某些地方,污染者和管理者早已形成了默契的“合作同盟”。有鉴于此,才需要环保督察组的外力介入,来打破那种板结、畸形的利益结构,来清理那些由来已久、显而易见的环境问题。然而,同样需要厘清的是,环保督察“收集线索—交办督促—听取反馈”的工作模式,说到底还是需要地方职能部门的行动支撑。而这,正是杜绝“假整改”的关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思路决定方向,要彻底杜绝“虚假整改”,就需各级领导干部在危机意识中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绿色政绩观”,让后人“有大树可乘凉”,让发展“绿意盎然”。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做到“终身追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让“终身追责”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剑,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环境治理需要具体而微的部署,需要层层抓细、抓实。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对涉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确保环保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汇聚更强大的正能量,打赢这场环境保护攻坚战,建设好美丽中国。
要勇于担当,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要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头,围绕群众需要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方便群众,提升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发现问题,重在整改落实。各级党员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面对问题,不等不靠、立行立改,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抓紧落实、避免耽误,让群众感到变化、见到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