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銮碑》又称《契丹出境碑》,在河南濮阳市内。碑文系宋真宗的一首诗,由宰相寇准书丹,草体竖刻,三行,每行四句,字大如拳。刻立时间是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回銮碑》是一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宋辽签定“澶渊之盟”,从此双方化戈为玉帛的御制诗碑。签约之地在澶州(今濮阳),春秋时称“澶渊”,故称此次和约为“澶渊之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澶渊之盟”在历史上是影响深远的事件。当时北宋的北方是契丹建立的辽,执政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皇帝是辽圣宗。北宋的皇帝是宋真宗。达成的协议是:结成兄弟之邦,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朝每年以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作为“岁币”向辽交纳确保不再骚扰宋朝边境。从此宋辽维持了117年(1005——1122年)的和平局面。

大家知道,在此之前,宋辽边境一直摩擦不断,北宋虽然常有斩获,但总的形势并不乐观。1004年冬辽军大举南下,直取瀛洲、宋军奋力还击,杀伤契丹十余万众,迫其遁去。可是,辽兵很快又卷土重来,兵临冀州城下,北宋朝廷一片哗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方告急的文书一夜发来五次。率相寇准一律扣押不予上报,别的大臣报告宋真宗,真宗大惊。询问寇准,寇准说转危为安的唯一办法是御驾亲征。大臣们个个谈“辽”色变不敢言战。真宗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不得不请大臣们讨论对策。

由于京师开封离前线太近,一位江南大臣建议真宗到南京躲一躲,而一位四川籍的大臣提出请真宗到四川最安全。寇准坚决反对,他认为“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去。”皇上如果逃离京师势必“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江山必不可保。真宗勉强同意到靠近前线的黄河边视察一下。寇准认为皇帝如不过黄河深入前线,人心不稳,敌军气势也得不到威慑,必然不能取胜。何况,前线有守军抵挡,援军又不断开来,皇帝安全没有问题。

寇准为了争取支持,请一位将军表态。将军慷慨陈词,表示愿为国家献出生命,并对真宗说,陛下不过黄河,前线军民人心涣散,怎能保卫国家!又对那些反对主战的大臣说:你们靠舞文弄墨取得高官,现在大军压境,还反对抗战,你们有本事为什么不写一首足以退敌的诗呢?真宗不得已这才决定亲征。渡过黄河后,“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不能成行”。真宗把前线指挥大权交给寇准。寇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辽军数千骑围城,寇准沉着迎敌,指挥掩杀,“斩获大半”,辽军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志得意满,寇准却接连遭殃,先后被贬为通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和衡州司马,最后抑郁而死。宋真宗晚年仍念念不忘寇准,曾问左右:“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也?”左右不敢告知真相。真宗临终说:只有寇准是可以依托的。可惜真宗死后第二年,寇准也死了。

对于《回碑》,一向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一种认为北宋打了胜仗,却又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属于屈辱和约;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和平条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濮阳行政专员兼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复立的《契丹出境碑》的碑文中就这样认为:“澶渊一役,实定宋中叶对外和战之局,中原赖以久安凡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