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小明

工作是大家一生中必定会经历的事情,因为只有工作我们才能获得报酬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只有工作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

既然是逃不掉的事情,那么对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生活中我发现虽然大家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但对于工作的认识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工作这件事。

01 长板效应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是这个人的短板还是长板决定的?很多人可能想都不想就会回答我说“当然是短板啦。”

得到这个答案我并不意外,毕竟我们都从小就学过“木桶效应。”我再问一下,木桶效应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如果没听过也没关系,我们再回顾一下。

简单来说木桶效应就是指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这个木桶的短板决定的。这下记住了哈。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会刻意的去弥补自己的短板。

比如说不爱说话,遇到小组作业需要上台讲PPT的时候,我都会主动上台去讲。

再比如不善于交际,所以大一上学期我就积极的参加了学生组织,主动去和别人交际。总之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自己的短板,让自己全面发展。

可是工作以后我才发现我错了,职场讲究长板效应,短板效应根本不适用。

为什么这么说?就拿面试来说,记得有一次面试我印象特别深刻。当面试官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时,我巴啦巴啦讲了很多我做过什么事情。

结果没等我说完,面试官打断了我。然后直接问我你擅长什么,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你觉得如果我们公司录取了你,你能为公司带来哪些价值。

当时我就蒙圈了,心里想职场果然残酷,上来就这么直接。刚才也说了我一直信奉的是“木桶效应”,也就是面面俱到的能力,所以对于面试官的问题我答的很含糊,自然最后也没有获得公司offer。

所以你明白了吧,用人单位的思维和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想的是自己做过了什么,会做什么。而用人单位想的是,你擅长是什么,你能为我创造多少价值。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这得从学校和企业的性质和任务说起。学校本质上是非营利性组织,它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里的人才更多的指的是综合素质优秀、品德高尚的人。

而企业呢,它的本质是营利性组织,它的任务是创造社会财富,说直白点就是赚钱。所以企业更在意你的长板,也就是你为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

他不希望你面面俱到,因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一抓一大把。所以一个人的长板越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越有价值。

当然长板效应在职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分工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以前大家工作的方式都是粗放式的,也就是说只要一起把事情做出来就行了。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一家公司,要想赚钱,就必须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差别化的高质量产品,这样你的产品才能有竞争力,才会有销量。

那高质量的产品从哪里来?答案是高质量的人才。

这些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某个领域非常专业,非常精通,也就是具有自己非常突出的长板。

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公司才能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公司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赚到钱。

平时在浏览新闻资讯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一线城市、一流公司开出各种优厚的条件去抢人才,我们大家可能觉得为了一个人至于开出那么高的条件吗,这下你明白了吧,真的至于,因为人才才决定一个城市或者说一家公司的竞争力呀。

因此,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上发展的好,就需要不断的去发展自己的长板。你的长板越长,你对于公司的价值就越大,你的工资收入也会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等价交换原则

平时在吃午饭的时候我会刷刷抖音放松一下,刷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凡是抱怨自己收入低,被公司压榨的视频,总会有很多赞。

看来很多人对于工资低这件事很有共鸣。但我可能要说几句得罪大家的话了。其实你真的不用抱怨,决定你工资多少的是你自己并不是老板。

这对于很对人听起来可能有点反认知,我去公司上班明明是老板在给我发工资,老板在决定我工资的多少,怎么就成了我自己决定自己工资的多少?你在胡说八道吧!

没事,你听我给你解释。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社会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货币的,大家为了购买商品只能通过以物易物。

比如你给我几斤大米,我给你几斤土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拿什么交换,双方都会保证等价交换。也就是我给你的大米和你给我的土豆价值必须是无限接近相等的。

回到现在,我们虽然有了货币,甚至有了发达的电子支付,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依旧遵循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

就拿工作来说,当你去公司上班时,你也是在和公司做交易。你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价值卖给了公司,而公司给你相应的报酬。这个不难理解吧!

好,那既然是交易,必定会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也就是说你为公司提供了多少价值,公司就会给你多少报酬。

很多人可能会说了我每天工作很努力呀,做的事情也不少,比如每天要回复客户消息、帮老板安排行程、复印资料、收取快递、采购商品……

我承认很多人做的事情确实不少,但是这里你可能有一个误区,做的事情多并不代表你提供的价值就大。

就像在古代拿一袋米却只能换别人几斤肉,你的米看起来确实多但价值却只有几斤肉的价值。

说到工作上,表面上你每天做的事情很多,但其实真正产生经济效益的并没有几件。这也是为什么做行政工作的工资普遍比较低的原因。

如果你每天都在创造价值,产生经济效益,我相信你不抱怨,老板也会主动给你涨工资。

因为没有一个老板是不爱惜人才的。他既然能从商,肯定明白人才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

退一步来讲,如果你真的在为公司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公司却在压榨你的薪水。那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大胆跳槽,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一定会有新的公司接纳你,并且会给你合理的薪水。

研究过股票的同学可能都明白,当一家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时,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当一家公司的价值被高估时,股票价格就会下跌。

有时候股价虽然也有异常波动,但最终都会回归自己的合理水平。

其实人也是一样,如果把整个社会人才市场看成是股市,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市公司。

所以,如果你的价值被低估了,那么你就可以大胆跳槽,因为会有人抢着要你给你重新估值,给你合适的工资,为他创造价值创造财富。

然而,你如果你觉得你的价值被高估了,那你就要小心了,下一个降工资的人或者说被裁员的可能就是你。

因为没有一家公司会去养活一个产出与投入不匹配的员工,如果有那么这家公司迟早会倒闭,因为他们的财务状况是不持久的。

真正的好公司都会有双赢思维,也就是他会让自己赚钱,也会给员工合适的薪水。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工资涨起来,你就要让自己价值大起来。

这也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内卷化效应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做久了一件工作以后就只想安安稳稳的在一家公司待着。即使心有不甘,还想去更大的公司,更好的平台去发展,可总是不敢迈出那一步。

心里不断的在纠结:要不要辞职,要不要辞职。可最终还是自己把自己说服了,依旧安安稳稳的待在原公司。

这个现象有一个它自己的名字叫内卷化效应。

那什么是内卷化效应呢?内卷化效应它指的是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水平稳定,不断重复,进而自我懈怠,无渐进式的增长,无突变式的发展,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完全缺乏应变能力。

对照一下是不是说的你。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电视台记者在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

记者:“你为什么要放羊?
男孩:”为了卖钱。
记者:“卖钱做什么?“
男孩:”娶媳妇。
记者:“娶媳妇做什么?
男孩:”生孩子。“
记者:”生孩子为什么?“
男孩:”放羊。“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段对话的时候我特别同情这个小男孩,小小年龄不能读书,却只能一辈子如一日在大山里放一辈子羊。

可后来我开始同情自己。

其实我们跟小男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小男孩的工作是放羊,而我们的工作是每天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什么收发快递、复印资料、电话销售、社群维护等等。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轻松,实则是温水煮青蛙,磨平了你的进取心。

长期做这些工作让我们的个人能力水平稳定,由于不会遇到任何挑战,我们就会像井底之蛙一样自我感觉良好,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松垮懈怠。

这种工作让我们无渐进式的增长,无突变式的发展,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完全缺乏应变能力。一旦有一天遇到一些变故就会让我们措手不及。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收费站要裁员,结果有一些员工就去公司讨要说法。其中有一位大姐这样说“我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收费站,我现在三十几岁了,你们把我裁了我还能干嘛去?”

虽然我对这些收费站大姐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心里也明白这是她们自己种下的果。

这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启发就是在工作上一定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如果你还是沉迷于自己的舒适圈,今天的铁饭碗,也可能会变成你将来的要饭碗。

毕竟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了,我们也没必要过于焦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居安思危,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只有这样,当变化来临时,我们才能不急不躁的应对,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你说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几点建议

一、重视长板效应

如果你还在上大学,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一定要多去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不断在一个地方深耕,去塑造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这样你在毕业找工作时,和周围同学相比,你就会更有竞争力,也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如果你是上班族,就要多选择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工作去做。因为这些工作才能激发出你的潜力,才能让你成长,才能延伸你的长板。

二、培养正确的财富观

价值决定价格,是这个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你要想增加自己的工资性收入,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能增加你收入的只有你自己。

三、树立危机意识

这个世界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凡是让你舒服的也必定会让你痛苦。

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做一个终身学习者,终身成长者,不断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你才能从容的迎接未来的各种变化。

好,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