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搞清楚郑和的这几个数字和身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郑和七下西洋,真的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这个是被历史认可的。

然而,在清朝康熙、雍正朝官至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作为总裁官的《明史》中,关于郑和的身世,只有这五个字:

郑和,云南清人/blockquot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张廷玉作为总裁官的《明史》
  真可谓是语焉不详!
  诺大的云南,一百多个郡县,郑和到底是何方人氏,从官方权威记录中,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问题来了,《明史》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原因无非这么两种:
  一个是,在明朝的历史上,各种奇葩皇帝、功勋名臣,甚至是如郑和一样的太监宦官,无论是忠是奸,总之可谓是名人辈出,哪怕七下西洋的壮举足够伟大,但当事人郑和依然排不到前面,没有太多出彩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明王朝,名人辈出
  另外一个就是,云南虽然明朝时就作为全国的十三省(布政使司)之一,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始终都很少有处于C位的时候,在中原政权已经文人士大夫眼中,“蛮夷之地”4个字就足够概括了。真的没必要太较真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拍的图片,郑和家的老房子
  呜呼!云南咋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然而,关于郑和,后来郑和的家世又被搞得清清楚楚了,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名人效应归功于云南历史上唯一的全国状元袁嘉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历史上唯一状元袁嘉谷
  先别忙否认什么袁嘉谷不是正规的状元。
  云南本来文气就不兴,再说了那毕竟是大清朝廷正规的全国考试,哪怕是经济特科!
  而且要知道整个清朝只有过三次特科考试(另两次为博学鸿词科),所以经济特元的地位,应高于普通的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嘉谷家的老房子
  据资料记载,1894年,云南晋宁昆阳学者苏晓荃在昆阳月山西坡发现郑和祭父碑,后来把此事告诉了袁嘉谷。
  注意时间!袁嘉谷是1903年6月才挂上状元的头衔的。
  袁嘉谷于1912年亲自前往昆阳考察,果真在昆阳宝山乡和代村旁月山上发现马哈只墓,墓有碑文《故马公墓志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哈墓只墓及墓志铭
  碑额呈圆拱形,上书小篆“故马公墓志铭”六字。龟趺碑座,石碑正文四周,阴刻着缠枝蒂莲花纹。正文楷书十四行,共284字,有的地方字迹残损。
  袁嘉谷经过研究考证,1913年撰写了《昆阳马哈只碑跋》,确定昆阳和代村就是郑和的出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述袁嘉谷“掺和”的发现碑记
  还是注意一下时间,1912、1913已经是1911辛亥革命之后的事了。
  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袁嘉谷已经不是大清的状元,而是民国时期蔡锷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聘任的省参议员。
  但不管怎么说,袁嘉谷都是有状元头衔加持过的名人。
  而名人效应,不管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很管用的东西。
  郑和本来就是明朝的名人,再加上云南状元袁嘉谷的文章一出,郑和的身世之谜,尤其是出生地、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故乡,除了天下大白之外,更是被广为人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和像
  于是,滇池南边的这个小地方晋宁昆阳,才进入云南人、全国人民的视线之中。
  不得不说,名人效应真的厉害,袁嘉谷在郑和身世之谜这件事情上,“掺和”的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滇池之南晋宁
  故马公墓志铭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氏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保护赒给,未尝有倦容。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娶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勚,缙绅咸称誉焉。呜呼!观其子而公之积累于平日,与义方之训可见矣。 公生于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卒于洪武壬戌七月初三日,享年三十九岁。长子文铭奉柩安厝于宝山乡和代村之原,礼也。 铭曰:身处乎边陲而服礼义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 时永乐三年端阳日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