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晚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看到别人家的宝宝1岁左右就开始咿咿呀呀地学说话了,自家的宝宝还是一句话都不说,真是又着急又担心。

大家别慌,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孩子说话晚这件事。

宝宝说话晚,如果不是有硬伤,当父母的当然不用生气,可即便不是病态,对于孩子说话晚这件事,我们也不能太轻率。

从实际情况来说,当孩子进入一岁左右后,就已经具备了说话的能力,当然,可能这里边有相当多的发音不准,口齿不清的孩子,但总体来说,孩子已经具备了说话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孩子到了这会儿,还不会说话,那就要排除一下孩子为啥还不会说话。

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环节

要弄清楚你的孩子说话是早是晚,首先我们得有一个相对普遍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孩子语言发育有这几个关键环节:

12-16个月

能听懂100-150个词汇,能听懂简单的句子,能够对接收到的请求作出反应,能够说出 20-30 个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20 个月

能听懂200个词汇和词汇的简单组合,能说出50-200个词。尤其到了18个月,会进入词汇的暴涨期。

20-24个月

已经开始能够理解语句关系和语言顺序,还能掌握重组发音和表达意图的能力。

24-36个月

可以理解复杂的句子,还能推导语法结构和规则。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到1岁多了还不会叫妈妈(爸爸),那就是存在语言延迟了。爸爸妈妈们需要引起重视哦!

孩子说话晚的原因

1.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

有些孩子可能是由家里老人帮忙带的,而这些老人可能偏于安静,于是就形成了对孩子的语言刺激比较少。还有些孩子是由多个大人照顾的,宝宝从来不需要说出自己的需求,家人就已经帮他完成了。如:宝宝眼睛瞄一下水杯,水就端上来了;宝宝瞅一眼水果,马上削好皮递过来;想下楼玩不用开口,想玩什么玩具不用开口,想睡觉不用开口。

以上两种都会导致孩子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自然而然是不会很快学会说话的。

2.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有些孩子是性格使然,天生就有自己的主意,不爱讲话,对于这类孩子,我们姑且称之为有个性。当然,这类孩子的父母没有必要非要逼着孩子说话,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过,语言环境依旧是要提供的。

3. 语言环境复杂

不少家庭都是祖孙三代同堂,老人帮忙带孩子,两口子来自不同地域,家里的语言环境非常复杂:

爸爸妈妈说着普通话,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说不同的家乡话,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会给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宝宝带来很多困扰,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积累和转化这些语言。双语或多语家庭孩子开口晚,情况与此类似。

家长训练宝宝说话原则

1.和孩子说话时语言要简洁,语速要慢,重点突出,不要复杂,每一个字都要说清楚。

2.表情、动作夸张有趣,与孩子互动,尽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家长多做示范,可以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文字来引导孩子说话。

4.不要对孩子做消极暗示,尤其当着陌生人不要说我的宝宝不爱说话等,那样宝宝更加不会开口。应尊重宝宝,多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多说话。

5.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中、在音乐中、在马路上、在公园里……都是训练孩子说话的好机会。

6.每天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和他一起看图画书一边念给他听。规范化、具有韵律且优美的语言会在宝宝的大脑里形成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渗透,虽然宝宝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能帮助宝宝逐步建立语言方面良好的品位。

7.让宝宝多接触小伙伴,培养与小伙伴说话的愿望。

8.在宝宝说话时,家长不要打岔,让他自己把话说完。如果有一个总替宝宝说话的快嘴妈妈,宝宝就可能永远都不善于表达了。

9.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家里,爸爸妈妈尽量多讲话,让宝宝聆听别人是怎样表达的,要知道,宝宝的进步都是靠模仿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