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周末,带着孩子去花园溜达,园区里的花五颜六色,女儿一看就想伸手去摘。我赶紧告诉她:公共区域的花朵是不可以随便乱摘的。

可是还没等女儿搭腔,旁边有位小男孩猝不及防就把最大那一朵拽了下来,喜滋滋地跑了。女儿略带不甘的皱眉头:“为什么哥哥就可以摘而我不可以摘?”那一刹那,我竟有点无言以对:“呃……”。

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个值得反思的好问题。

你看,真实的生活,远远比理论丰富复杂得多。不是我们告诉孩子应该遵守规则,她就会真的拿着去运用的,总有一些突发的事情,来挑战我们的底线。

在规则教育里,不论是社会规则还是个人自身成长层面的规则,总是会发生一些“为什么别人可以做而我不能”的事情:

带孩子等红灯过马路,孩子会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可以穿越马路而我们不行?

孩子在地铁上饿了,问你:为什么这个阿姨可以在地铁上吃包子?

孩子要吃冰淇淋,并且指着旁边的路人:看,那位叔叔就可以吃!

你规定孩子晚上十点之前必须睡觉,孩子反抗:小明都是十一点以后才睡的……

的确,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这随处可见的“坏榜样”,最容易让孩子心存侥幸,漠视规则。借着上次未完的话题,今天就来奉上规则教育的续篇:

如何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别人可以做,不代表你也可以做。

换位思考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孩子要长到4岁,才能逐渐的“去自我中心化”,了解到自己和别人的所感知和所想是有差异的。所以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在教会孩子遵守规则之前,父母们需要去引导,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立场。

对于社会规则,你可以告诉孩子这种事情带给不同的人的不同感受:

“如果你来花园玩,花朵都被摘光了,你只能看到剩下的光秃秃的杆子,你还会开心吗?如果你是花园里的花匠,自己的努力一年才开一次花,就这样被人摘走了,你什么感觉?”

“如果你正在地铁上专注的看书,思考一些工作学习上的问题,突然闻见一股包子味,你觉得好受吗?”

对于个人成长需要遵守的规则,可以跟孩子解释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那位叔叔已经成年了,抵抗力比孩子好的多,而且你又不知道叔叔是不是经常吃,也许人家好几个月没吃过了……但你不是前天才吃过吗?”

“别人家的孩子今年刚参加完中考,暂时没有压力了想放松一下……”

其实换位思考的核心是理解并且接纳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而育儿是个系统工程,所以在此之前,首先父母们要认识到不同的孩子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识的把这一点融入对孩子的教育中,孩子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在规则教育上他们亦不会“随大流”。

比如父母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有哪些看起来不那么“普适”的个性,不妨和他们聊一聊:

“你很少和别人打招呼,看起来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这并不代表你不好,只是说明了你的思考可能更加向内,爸妈是能理解你的……”

父母们也可以谈谈自身:

“当年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因为那里以理科班为特色,爸爸擅长的是文科,最后初中学校里考上的孩子都去了,但是爸爸没有去,选择了一所文科较好的普通高中……现在看来是对的。所以很多时候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的事情并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在亲子谈话中,虽然很多时候是漫无目的的聊天,但父母传导给孩子的除了话题本身,更多的是渗透一种思维模式。慢慢地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种“差异性”思维建立起来了。

此时,再让他们接受“有些事情别人能做,并不代表他们也能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对于四岁之前的孩子,思维并没有完全的“去中心化”,是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的。这时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以父母们循序渐进的引导为主。

比如多看一些跟规则相关的绘本,这样他们问的可能就是“为什么书上说了不可以要绿灯了才能走但是那位叔叔还是闯红灯?”这时父母们就可以回答孩子:“因为叔叔没看过那本书呀。”

赋予“荣誉感”

记得某位心理学大V曾经说过,赋予荣誉感可以使人动力满满的去做事情,不信就去看看那些不断刷新记录的运动员,已经取得不错成绩了干嘛还要拼命训练,原因之一就是荣誉感。

回忆起小时候上学的经历,我发现身边那些第一批进少先队的同学,胳膊上带着“两道杠,三道杠”的同学,真的比其他的同学礼貌的多,也守纪的多。

这种赋予他们荣誉的外在体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比别人优秀的,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自然的比普适的要求就要高很多。

曾经看到过一个金星带孩子坐飞机遭遇插队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机场排队登机的的时候,大家都很有秩序,突然间一个女士插在了金星的孩子前面,孩子问金星:为什么她可以插队啊?金星说:因为她还没长大,不知道要对号入座。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金星这样的说辞,其实也是给孩子创造了一种“荣誉感”:你已经长大了,怎么能和那些没长大的人一样见识?

具体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你可以制作一些徽章,每几个月赠给孩子一枚,以表示对他遵守规则的认可;

当收集齐三枚之后,你可以让孩子当家里的“管理员”,对大家庭的秩序遵守起到监督的作用,过马路的时候在“管理员”的领导下,大家一起等红灯;

适当制造“人为后果”

其实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越来越强,父母们往往会发现,嘴巴说说已经没有约束力了,就这样,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开始了。

我有个闺蜜,在大学里当心理老师,她的儿子前不久当选了班里的“文明标兵”。她是这么跟我分享教子经验的:

有次爸爸从国外回来给孩子买了不少零食,儿子特别喜欢想带到学校去吃,但是很纠结,因为他们学校是不让带零食的。

闺蜜:快期末考试了,学校不是都不让带这些零食吗?

儿子:是啊,本来是禁止的。但是前天我同桌带了一包瓜子在吃,也没人来管。所以我很纠结。

闺蜜:那你自己看吧,要是被抓到了,你自己承担后果,妈妈可不管你。

后来儿子去学校了。闺蜜赶紧给老师发短信:孩子抱着侥幸心理,带好多零食去学校了,赶紧批评教育他一下。

后来果不其然,儿子被老师逮到批评,还说父母也有连带责任。儿子回家主动找妈妈:对不起,以后再也不去做学校不让做的事情了。

这种适当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承担一定后果的方法,可以大大的孩子的侥幸心理,毕竟承担后果的过程往往比浅显的说教来的深刻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