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明源远流长,跨度长达五千年之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壮大和延续离不开足够的食物的支持。从有历史记载的夏商时期开始,中华儿女就开始摸索耕种的规律,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在不断进步,所以其食物来源也从捕猎和采摘变成了种植为主。而从事种植,就绕不开一个重要的话题:土地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田制的真实照片

可以说,土地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认为农作物的丰收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土地,所以古人祭祀天地,就是对土地神化并崇拜的一种表现。不过,土地的总量是有限的,除去平原地区,山区、沼泽、湿地等地区并不适宜种植,所以我们对种植效率提升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过。

井田制,作为最古老的一种土地资源分配方式,曾经在中华历史上多个朝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代表了历史上土地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一种探索形式,也代表了一种阶级土地所有制的终结。历史上由于井田制的出现以及后续的发展,使当时的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领土主的土地数量减少,可是总收入却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领土上的百姓的收入也同时增加。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井田制在日常生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得更加有生命力,所以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接下来,就由笔者带领大家走进历史的记载,拨开迷雾,来探寻事情的真相。

井田制并非只由一个"井"组成

井田制度和耕作主体

何谓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分配制度,将土地划分成方块,不同的部分交由不同的群体耕种,以便于管理。由于形似"井"字,故称为井田。这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据《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记载:

"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井田制来源自夏朝,经过商、周的发展,在战国时期被广泛运用。最初,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也就是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也发生了变化,变化基本分为两种,有公田制度和无公田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改变,标志着土地资源从公有向私有发展,不光仅仅是土地所有权和耕作主体发生了改变,也同时伴随着一种阶级土地所有制的终结,促进了人们关于对提高生产力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奴隶制社会也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中国的夏朝、商朝和周朝的社会本质是奴隶制社会,土地的耕种主体是庶民和奴隶。而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度消亡,所以土地的耕种主体变成了农民。由于奴隶不享受生产资源的分配而农民享受生产资源的分配,所以耕种效率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变化,来源于由于耕种主体的变化导致了资源的重新分配,更多的农民可以拥有独立的财产,即土地私有化,从春秋战国的包括李悝、商鞅多次的变法来看,这种私有化的过程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铁器和牛耕使得人类可以开拓恶劣土地

但是,从秦始皇统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后,井田制度逐渐瓦解了,原因并不是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而是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们有能力将更多的荒地开垦成农田。据《国语·齐语·管仲教桓公足甲兵》中记载: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

所以战国时期也是井田制度最后的辉煌时刻,接下来笔者就要着重介绍最主要的两种井田形式:八田制和九田制。

战国时期的农具

八家为井而有公田制

上文笔者说到,在奴隶制的社会制度下,土地的所有人是国家,所以最初的井田制只是国家用以规划土地的行为,并无公有私有之分,土地上产出的所有收获归国家调派,耕种者只能分到聊以果腹的食物。可想而知,这种分配方式很难调动起劳动者的积极性。据《论井田制度的崩坏——中国古代公社的解体》中记载:

"井田制度体现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同时也可以解释为微观经济活动如何与宏观价值构造相结合以实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兑现率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结果,随着这种产权制度的有效性的丧失而失去其现实意义并退出历史舞台。"

笔者认为,这种古旧的资源分配方法没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且没有合理的方法制约或者鼓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退出历史舞台是很合理的,但是井田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一种手段,其实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田制示意图

果不其然,统治阶级也意识到了这种形式的井田制除了理清土地面积外就别无他用,于是尝试着将土地划分给领土主,既让渡出土地的使用权,仅保留土地的所有权,由领土主向国家缴纳税负。比起之前的举措,我们可以发现井田制已经焕发了新的活力。

而领土主得到土地初期自然不胜欢喜,但是久而久之就发现掉到了统治阶级的圈套里。因为他们代替了统治阶级占据了土地,一边是仍然没有合适的措施刺激生产,一边要缴纳不菲税负,而且他们之下并无可以继续让渡权力的群体,不免苦不堪言。

耕作的农民

正所谓穷则思变,领土主经过多年的摸索后,总结了一套新的方法,那就是将井田中央的一块作为公田,其余八块让渡给私人的八田制。私人要负责自己的土地和公田的耕种,同时要缴纳一定的税赋,当然这个额度是可以接受的。据《孟子·滕文公上》 载: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此举大大刺激了劳动者,从多年的为他人做嫁衣的无产者变为小有规模的小地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不仅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而且改进了耕种模式,土地产量大大增加。这就是领土主减少了土地却增加了收入的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农民耕作形象

九夫为井而无公田制

领土主在发现减少了土地却增加了收入这件事后,深刻的意识到这件事情并不是偶然。其实,用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可以用均衡价格的理论来解释:当某商品需求情况不变时,产量下降,价格就会升高,出现超额需求,则总收入会上升。

我们以具体例子来看待这件事:某地产出的土豆由于品质高所以深受市场喜爱,供不应求,每年的平均产量是40吨,单价是2000元/吨。某年,由于自然灾害,土豆减产至30吨,但是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所以单价上涨到3000元/吨。由此可见,当土豆减产时,售卖土豆的总收入为3000×30元,大于4000×20元。

私兵制就是九田制的产物

在懂得了这个道理后,领土主进一步通过改变井田制度来挖掘井田制的价值。在八田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八田制,既九夫为井而无公田制。何谓九田制?据《周礼·地官·小司徒 》中记载: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

比起八田制,九田制改变得更加彻底,将全部土地分配给劳动者,自己只收取税赋即可,而且这个税赋的形式更加灵活,不光是粮食或者财物可以抵税赋,协助领土主劳动、替领土主战斗都可以抵消税赋。此举将井田制的作用推到了高峰,不光全方位提高了领土主的综合实力,也让劳动者的土地资源更丰富,选择更加多样化。

除此之外,九田制的出现也代表了一种阶级土地所有制的终结,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变法家所提到的土地改革,都是旧瓶装新酒,用私有制刺激劳动者的生产力,从而快速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由于其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深受各诸侯国国君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字的起源就是井田制

结语

从上文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井田制的发展经历了从公有化到私有化的过程,之所以有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古人们在实际生产中结合实际,充分观察,并且吸取经验得到启发并加以改进的原因。从这点上看,井田制是我们华夏儿女智慧的伟大体现。

但是,由于当时的华夏文明正处于初期的萌芽期,尚有许多制度无法尽善尽美,而且由于彼时的社会制度是比较落后的奴隶制,所以并没有完成对井田制的深度挖掘,而初具规模的井田制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不过我们也欣喜的发现,随着越来越多考古资料的挖掘,关于古人探索井田制,探索土地公有化到私有化,以及如何提高生产力的案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案例中既包含智慧的结晶,又有其因为社会落后的美中不足之处,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客观真实的看待井田制这一古老的事物,并加以深入研究,从而更好的了解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

参考文献

1《谷梁传》 梁赤

2《国语·齐语》 佚名

3《论井田制度的崩坏——中国古代公社的解体》 徐喜辰

4《孟子》 孟轲

5《周礼》 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