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个文人的朝代,出了很多文学大家。宋朝也是个酒香四溢的朝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酒带入了朝堂,把酒写入了历史的风云诡谲。而宋朝的名人雅士则将饮酒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文化层次,广袖一挥仿佛也能醉人。

宋朝有很多名人都爱酒,唯有这一位,将一生都浸入了酒坛。他生活在酒乡,他的诗掺着酒,他的文散发着酒味。人生如逆旅,只要他腰间挂着酒壶,就有了莫大的勇气,大醉酣畅,笔墨生花。

这位酒中人就是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梅尧臣字圣俞,行二,世称宛陵先生。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文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梅尧臣宦海沉浮并不得志,但是在文坛他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美酒之林他也并非无名之辈。

苏东坡生动地描写道:“梅二丈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由于酿酒工艺的改良,宋代的酒度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可见豪饮“百盏”而不醉的梅尧臣,首先在酒量上就十分傲人。

“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在《宋史·梅尧臣传》中,也记载了他对饮酒的钟爱,他有很多好友念他家贫,也经常投其所好送酒给他,正因为如此梅尧臣才有酒可饮。

欧阳修则在《归田录》中写道“圣俞在时,家甚贫,余或至其家,饮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问其所得,云:‘皇亲有好学者宛转致之。’余又闻皇亲有以钱数千购梅诗一篇者。”梅尧臣穷困潦倒时常需要友人接济,可是他的家里竟然偶有一些非常醇厚的好酒,十分名贵绝非平常人家所有。欧阳修一问梅尧臣,才知道这是是一些皇亲送来的厚礼,为的是能向梅尧臣学诗。爱酒之人遇到绝世美酒,梅尧臣也算颇有口福。

“我生无所嗜,唯嗜酒与诗。一日舍此心肠悲,名存贵大不辄思。甑空釜冷不俛眉,妻孥冻饥数恚之。但自吟醉与世违,此外万事皆莫知。”在梅尧臣的诗中,他自陈了对诗酒的热爱,但是说起来他真的算不上是一位好丈夫或好父亲,他不念家中贫苦,不念妻儿食不果腹,仍要一味地饮酒,躲进醉乡,置身事外,这不是名士风流,而是一种缺席。

梅尧臣的一生经历了诸多苦难。“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妻儿相继离世,疾痛惨怛,也使得他对酒愈发依赖。

梅尧臣《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中写道:“前因饮酒多,乃苦仍营卫。呕血逾数升,几乎成病肺。”因为饮酒不加节制,喝到吐血伤身,于是打算戒酒以便调养身体。汝州王待制知道了这件事,竟然专门写了长文劝他继续饮酒,这样的朋友还能要吗?

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 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 王待制劝梅尧臣不要戒酒,说年纪大了需要饮酒养气,春天景色好需要有酒相伴,夏天天气热可以饮酒避暑,秋天心里愁可以饮酒消愁,冬天天气冷可以饮酒取暖,喝醉了之后可以胡言乱语,也不会有人责怪,总之把酒夸得天花乱坠。最后梅尧臣十分惭愧,竟然放弃了戒酒,说以后还是要少饮,并专门写了诗文以谢王待制的美意。

这件事听起来有些不合常理。可能梅尧臣的朋友们深知其嗜酒成性,戒酒更是难上加难,便做了顺水推舟的人情,让他有个台阶下,也许这就是朋友间的默契?总之,宋代的文人劝起酒来,真是有理有据,让人难以抗拒。

“李白死宣城,杜甫死来阳。二子以酒败,千古留文章。我无文章留,何可事杯觞。”因酒而病的梅尧臣,最后也生出了些许自责之意,李杜文章千古,不是因饮者而留名。整日沉溺于杯觞之中,这一生终究是醉得太多,错付了许多韶华。

作者: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