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柏林Axel Springer访谈时提到,大数据的安全隐患比核弹更危险,监管者应当留意,不能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每个人都应保护个人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采访中,马斯克表示:我认为大数据也有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监管者应该留意。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数据,不应该被某些网站的某些条款所欺骗,导致个人数据被读取。大数据潜在的隐患,比核弹更危险,有人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不能让犯人有可乘之机。

网友对此纷纷赞同,有网友表示:大数据下网民基本上没有所谓的隐私可言。

确实,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中,保护个人隐私数据成了重中之重。

近日,与“人脸”相关的技术频登热搜,“成功出圈”。

先是11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正式宣判,人脸信息收集方败诉。

该案的起因是,去年10月,杭州一家名为“动物世界”的动物园(以下简称“动物世界”)将年卡顾客的入园方式从指纹识别改成了人脸识别,一位对此不满的市民随后对“动物世界”发起了诉讼。杭州富阳法院在一审中,判决“动物世界”对人脸信息的收集不具正当性,要求其删除顾客面部特征信息,并赔偿顾客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1038元。

不过,拿起法律武器、经历漫长的诉讼并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于是我们也看到了以下的魔幻时刻:

其次有买房者戴着头盔前往售楼处——在济南,一家售楼处部署了人脸识别装置,以记录和区分中介带来的客户和自然到访的客户,针对不同来源的客户,地产商有不同的优惠方案。

另外各种app注册登录时要求刷脸以及获取各种权限,其实这都是在无形的收集大家的数据。

诚然信息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但各种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却在无形中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浏览过某个购物APP中的商品,紧接着就会弹出各种此类商品的推荐;刚刚买车买房,各种装修、保险电话就接踵而至;使用APP之前需要通讯录、相机、位置等权限授权;APP自行启动甚至有的手机摄像头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

“大数据”时代既是趋势,也亟需规范和整治,虽然相关部门近些年不断查处各类违规APP,细化各项隐私政策和规范,起到了不小的震慑作用,但仍有一些APP超范围收集个人隐私信息。

技术需要驱动力,同时也需要“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