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正在享受礼拜天休息的美国大兵忽然被接二连三的爆炸声惊醒,瓦胡岛上空突然出现大批日本轰炸机,太平洋舰队因此损失惨重。事后罗斯福总统愤怒地谴责日本的不宣而战,同时要求国会宣布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这便是珍珠港遭袭的始末。然而在日本看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坚持认为对美作战属于自卫型战争,是遭受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事实果真如日本认为的那般吗?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东北三省和中国东部沿海的大部分省份,因此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日本都是一个强势的外向侵略型角色,那么“被迫自卫”一说又从何而来呢?日本历来有对外扩张的传统,其在历史上对中国和朝鲜的举动便足以说明一切,但日本人向美国开战却还是十分谨慎的,毕竟这个对手过于强大,当时美日之间的差距不啻于云泥之别。

从1931年开始,日本便持续不断地向中国用兵,同时他们也审慎地注视着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现代战争离不开钢铁和石油,而作为岛国的日本资源匮乏,这些战略物资几乎无一例外需要从海外进口,而控制南洋海路的美国就成为日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截止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一年,日本81%的石油、92%的钢铁和90%的汽车零件都需要直接或间接从美国控制的航道进口,如果美国掐断这些输血管道,等待日本的只有死路一条。

早年间日军的活动范围还停留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三省时,美国并未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做出任何限制,毕竟上述地区距离美国的利益范围太远,而距离苏联远东地区很近。如果日本愿意北上进攻苏联的话,美国不会限制日本,还会乐意看到这种结果,但可惜的是日军最终选择了“南下”的战略方案。当日本的战车沿着亚洲大陆一路向南,碾压过中南半岛之后,英属马来西亚和美属菲律宾已经近在咫尺之遥了,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而日美关系自然也就随之恶化。

为了制止日本进一步扩张,美国以经济制裁为要挟,向日本提出撤军要求,但日本人显然不愿意吐出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双方的分歧变得不可调和。然而即便日美关系如此紧张之际,日本仍旧不想在结束同中国的战事之前与美国翻脸,这样就等于在太平洋和亚洲大陆两个方向分兵作战,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派出谈判代表团赶赴美国,他们指望争取在不撤兵的前提下与美国改善关系,但结果显然很不乐观。

长达半年的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内容,而直到谈判破裂的前一刻,素以强硬著称的山本五十六仍旧寄希望于避免开战。然而美国方面的态度很坚决,要想日美关系恢复正常,除非日本从亚洲大陆撤军,与此同时英美两国全面冻结了日本的海外资产,僵持下去日本只能束手就擒。不过日本显然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所谓“ABCD”包围圈(“A”即America美国,“B”即Britain英国,“C”即China中国,“D”即Dutch荷兰)的说法在日本国内开始大行其道,自此对英美开战的舆论准备就绪。

1941年8月1日,也就是偷袭珍珠港的4个月前,英美宣布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这对日本而言几乎可视为“开战宣言”。自知时日无多的日本最终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在当年的12月7日,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所谓“自卫”之说便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