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大风降温频繁光顾北京,0度上下的气温标志着冬天的来临,感到寒意的还有转转公司的部分员工,寒冷季节,不得不考虑举家迁徙深圳的计划,其中还有入职不到一周的新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多公里外的深圳温暖依旧,只是面对上有老下有下的状态,千里搬家几乎等同“裁员公告”,感到深深寒意的还有刚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承载就业希望的就业意向书面临被撕毁困境,其中涉及到所有的大数据开发与产品岗位,在这个世上最艰难的就业季,希望变成绝望。

“合并”背后的苦楚

这一切源自半年前的那场合并。

5月6日,转转宣布战略合并二手手机B2C交易平台找靓机,合并后转转集团估值达到18亿美金。有趣的是,根据2019年度中国二手电商市场数据报告,当时转转估值200亿人民币,找靓机的估值是10亿人民币左右,从合并前两公司合计的210亿到合并后的约118亿,市值诡异腰斩,数据大起大落,与其说合并是强强联合,不如说是报团取暖更为恰当。

合并后的动作也可以看出端倪。业务层面上,转转的战略重心开始由全品类转向找靓机擅长的B2C销售,“双十一双方联合发布的战报来看,转转引以为傲的流量已开始逐渐向手机业务集中,“找靓机”开始占据主导,而转转的原有业务已开始沦为“路人甲”的角色。

转转自有业务变得愈发单薄,进退失据。以前大规模的投入至今没有变现能力,球鞋业务的“切克”早已从苹果App Store黯然下架,年初高举“100万注册用户”的“采货侠”仍无起色,选择销声匿迹。在这一背景下,找靓机版的“太子妃升职记”并不难理解了。

业务战略逻辑决定了上层建筑,于是搬家就成为一场势在必行。难道有员工议论,“名义上合并了找靓机,实则被找靓机合并”。

“二手老罗”拯救二手转转

10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二手发布会如火如荼。

网络大V罗永浩与转转举办旧机发布会,以“回归手机圈”为噱头为转转代言。中年网红、理想主义情怀、前任手机制造者,带有几大标签的罗永浩与转转结合,从广告营销上看似乎是相当完美。

当然,如果我们抛开品牌战略认知,而将其视为业务低迷背景下对外无奈“故事输出”,则就能充分理解这次旧品发布会的价值所在。

在公开场合,转转一直以行业“引领者”形象存在,号称与闲鱼共同构成“双寡头”格局,转转集团双十一战报的销售数据却在“拖后腿”。

比数据苦恼的是融资,2019年9月,转转B轮融资后,一年多没有新状态,归根结底就是盈利能力不足,只能不停创造热点来吸引资本市场的注意。

从最早的C2C全品类打法,到如今的B2C,转转在二手市场中转了个遍,曾经喧闹的切克、采货侠如今已销声匿迹,当如何实现盈利的诛心之问出现时,转转给出的回答是:“我们有老罗”。

老罗:这个锅我不背!

前不见通路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95年前,诗人闻一多发出这样的感叹,而这恰恰也是转转所面临的困境。

对绝大数新品市场来说,商业模式如同大海养鱼。广阔无限的大海提供了丰富与多元的饵料与机会,虽说存在汹涌的暗流、凶猛的鲨鱼以及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可能,但是只要精准定位、创新产品与规范运营,便有生存立足之地,即使成不了“大白鲸”,至少也能吃喝不愁。

二手市场与新品市场截然不同,则更像是经营湖泊。要不走“闲鱼”路线,构建二手交易平台来“广纳百川”,以二手买家与卖家所形成的条条“小河”来构建生机勃勃的“湖泊生态”,从而实现商业模式价值;要不走爱回收路线,背靠京东这条“大河”,依托于拍拍构建二手交易场景,不断补充新鲜水分,从而为下游的“小河”提供优质水源(二手产品),也能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商业模式。

而反观转转,始终找寻不到可持续发展之道,在二手市场各个领域都试水了一遍的转转,始终找寻不到成功的商业模式。持续烧钱下的竭泽而渔、“水质”变差,生态堪忧,再大的家业,也架不住折腾。1942年,位于新疆的罗布泊水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堪称中国大湖之一,然而由于补水匮乏,蒸发快速,不过30年,罗布泊已沦为荒漠,与周围沙漠连为一体。

就在不久以前,人人车即将被出售的消息此起彼伏,6年时间融资超过50亿人民币的庞然巨物,转身倒下如此之快,令人惊愕,堪称“罗布泊效应”在市场领域的最新案例。

自2018年完成3亿融资后,人人车把战略重心放在扩张、网约车和包卖这三大烧钱业务上,财大气粗也架不住卯吃寅粮,当年下半年资金短缺问题暴露,开始大规模裁员,全国范围近百座服务城市直接关停至30多座,2019年,更是将员工雇佣制转型为合伙人制,这种“变相裁员”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人车危机程度,而如今又传出以极低价格贱卖,不禁让人唏嘘。

烧钱铸就的繁荣假象注定最终是无路可走,对行业逻辑的深刻洞察,对盈利模式的创新构建,商业空间的拓展挖掘,这是企业生存乃至发展的根本所在,而这恰恰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在高歌猛进中的致命软肋。

二手的“流量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转转由58同城的分类业务孵化而来,出生后就很快带有58与腾讯两大巨鳄的流量加持,转转一时风光无限,作为腾讯系的一员,转转带有天生对抗阿里系闲鱼的属性,以争夺流量为特征的“流量思维”成为转转骨子里的东西。

“流量思维”在市场推广中曾经独领风骚,“大流量”+“转化率”是不少企业的成功秘诀,但是“流量思维”遵循着马太效应:领头羊全收,跟随者全输。

1. 先王者为王,后来者垫背。用户就那么多,选择了这家,如非必要或者足够诱惑,就不会选择那家,因此比拼的是抢滩登陆的速度,一步慢,就是步步慢,除非跟风者有着海量资金做后盾,并且有个不计后果亏损五六年的决心,也许会勉强成功。这方面失败的典型例子自然可以想想今年9月关闭运营的腾讯微博。

2.“风口”能让你飞,就能让你跌。在红利期间,流量思维能大赚一笔,但然而风口一过,雄鹰可以高飞,跌下来的都是“猪”,这个教训可以参见智能手机红利过后的一系列失败企业以及最近频频暴露数据造假的各类带货网红们。

在流量思维中做大持久的企业,基本都呈现出“规模用户”+“黏性产品”的双引擎模式,特别是在“新王已立”的背景下,怀有二手“流量思维”的跟风者,很难依靠单一流量在市场上立足,除非烧掉海量资金去干掉新王。本以为收割韭菜,结果自己变成韭菜的例子数不胜数。转转以跟风者的角色不断进军,从C2C、B2C、B2B、C2B、C2B2C转了一遍,四处碰壁。

古人说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流量思维”从来就是一种策略思考而非战略必备,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上半场或有生存机会,然而进入深耕细作的下半场,考验的是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考验的是对商业逻辑的深刻洞察,考验的是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体验,这些就不是单纯“流量思维”可以给予的东西了,而涉及到了“场景思维”、“产品思维”、“用户思维”,策略当成战略的转转“玩不转”二手市场就可以理解了。

二手市场拥有广泛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其核心思维在于精准场景下的控货思维,用户在何种情况下出售,何种情况下购买,源自针对性场景的搭建、深耕,基于场景去完善供应链与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细节上的深耕细作,这才能带来盈利的可能。

而这一套逻辑,转转始终没有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