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失守,史可法战死,南明弘光朝的京城——南京城门户洞开,形势万分危急,不过似乎还未真正陷入绝境,因为在清军与南京城之间,横亘着一道自古至今都是真正的天险——长江。

在当时,弘光帝朱由崧、内阁首辅马士英以及南明的文武百官们,无不对这道天险寄予厚望,希望能凭借它击退清军而转危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都选择性遗忘,天险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依旧是人,只能是人。

可惜,当时为弘光朝把守长江天险的,偏偏是一个不太中用的人,他的名字叫郑鸿逵

郑鸿逵本人不太出名,但他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侄子,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其实郑鸿逵不能说不中用,他跟随明末著名大海匪,也是他哥哥郑芝龙征战大海,在海上也是一名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大海匪。

后来被招安,成为弘光朝驻守天险长江的主将。

郑鸿逵失守长江防线,他的确有一部分责任,但是真正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他。

郑鸿逵当时担任弘光朝的镇江总兵,统率一支陆上部队,而水师战船都列阵于瓜洲、仪真一带。因为他是海匪出身,很多弘光朝文武官员都看不起他,虽然名义上他是驻守长江的主将,但是他的兵力一向比较薄弱,别说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了,就连一些中型军阀的部队都比他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其实清军南下之前,左良玉和江北四镇已经开始互相斗争,互相打仗打的火热,后来高杰死了,史可法死了,左良玉也死了,清军占领了扬州城、还造成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南明军队大溃败。

郑鸿逵看了一下自己为数不多的手下,又听闻各地的明军或逃或降,也开始变得紧张兮兮地,加上自己本来就不被弘光朝待见,随时准备跑路。

清军不善水战,到达长江北岸之后,先试探性地放了一些小木船和竹筏,让熟悉水性的汉军进行试探性攻击,并对长江南岸的明军进行开炮呐喊造势。

精神已经极度紧张的郑鸿逵认为清军开始渡江,立刻命令炮兵对长江北岸进行开炮狂轰,打得长江江面水柱连连,然而对清军几乎没有杀伤能力,还浪费无数火药弹丸,并且导致明军的炮火配备被清军知晓。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九日凌晨,在夜色和晨雾的掩护下,固山额真拜音图和梅勒额真李率泰奉清军南征大将多铎的命令,强行渡江。

郑鸿逵看到清军真的开始渡江,率领自己的手下第一个逃跑,其他人一看,主将都跑路,立马四散而去。

长江天险,就这样被不善水战的清军轻而易举地越过了。

清军成功南渡长江,直逼南京城,这下谁都知道南明弘光朝要完蛋了。弘光皇帝朱由和首辅马士英等人的反应还算快,很快作出决定一逃。

但具体是怎么逃的,各种史料的记载却各不相同。有的记载说朱由崧不厚道,连心腹重臣马士英都不通知一声,就自自地逃走了;也有的记载说朱由崧是与来朱由崧和马士英没有在一起,分别在不同的方向跑路,这也导致了之后马士英一起出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哪一种说法真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后一连串事件的发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和内阁首辅逃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部分官员也随之出逃,但大部分官员留了下来。

不过,他们之中仅有极少数人选择了自杀殉国,大多数留下来的官员,并不是与南京城共存广,而是商议筹划投降清朝相关事宜。

当时的南京城,人心惶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一些官员和百姓在走投无路之下将狱中的所谓“假太子”王之明救出,给他穿上“龙袍”(应该是戏服,这时候应该没时间做真龙袍),举行所谓的“登基大典”。

当时的南京守备勋臣的忻城伯赵之龙,为了给清军留下好印象,立即派兵镇压了这些所谓的“乱民”。

紧接着,他在勋贵文武官员们的支持之下,派人前往清军大营商议“议降”事宜,并进行清查封库,等待清军接收。
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五日,清军到了南京城外,以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久爵、保国公朱国弼为代表的勋贵和以大学士王铎、大学士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为代表的官员,开城门迎接清军,献城投降。

至此,清军不战而得到南明京城——南京,南明弘光朝覆灭。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对深受明朝国恩的勋贵和文武官员们集体投降的行为既气愤又无奈,在清军进南京城之后,自缢殉国

在南京城的秦淮河百川桥下行乞的一个没能留下姓名的乞丐(可能是一位落魄的读书人),听说南京城陷落,在桥墩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写完之后,这位乞丐也投河殉国,为南明弘光朝的灭亡再添一抹悲壮
家国破灭之际,位高权重的勋贵和文武百官们大多贪生怕死,选择屈膝投降,倒是太监和乞丐自杀殉国,真是绝妙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