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学家马赫里扎德的大仇还未报,又一名伊朗高级将领遇袭身亡。

对伊朗来说,这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是克制还是报复,确实在考验着伊朗人的理性和智慧。

最新遇害的的,是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

综合媒体的说法:

1,袭击发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时间在11月30日清晨或29日晚些时候。

2,当时,沙赫丹和他的三名护送人员,从伊拉克一侧进入叙利亚,突然遭到无人机的袭击。

3,四人当场被炸死,尽管袭击者是谁不知道,但外界普遍认为,不是美国,就是以色列。

事实上,

这样的袭击手法,与今年年初特朗普下令清除伊朗革命卫队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如出一辙。

苏莱曼尼当时从叙利亚秘密进入伊拉克,但刚下飞机不久,就遭到美国无人机的袭击,“地狱火”导弹瞬间将他和迎接者的汽车吞噬。

从苏莱曼尼到马赫里扎德,又到刚刚遇袭的沙赫丹,这一系列的斩首行动,也再次说明:

1,对方对伊朗这些重量级人物行踪了如指掌,肯定有内应,伊朗安保有大漏洞。

2,掌握目标行踪后,迅速发动空袭或伏击,展现出了超强的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

但这一波波的成功打击,加剧的是伊朗的悲愤,带来的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甚至是一场恶雨腥风。

现在敏感时刻,美以却频繁发动攻击,显然不是随机行为,有着更深刻考量。

别忘了,就在11月12日,也就是刺杀法赫里扎德前不久,特朗普就曾召集国家安全会议,亲自提议,用导弹袭击伊朗核设施,这是因为顾问们苦劝,大统领才悻悻放弃了这个提议。

因为如果这样空袭,毫无疑问就是一场战争。

但特朗普的个性,念头一旦形成,要改变也不那么容易。

以色列方面,时间显得更加紧迫。

美国接下来就是拜登上台,很大可能,会彻底颠倒特朗普的反伊政策,恢复履行伊朗核协议。但以色列认为伊朗是最大的威胁,抓住特朗普还在台上的时间窗口,所以,最近频繁发动冒险攻击。

最终的目的,不排除造成既成事实,给拜登挖坑。比如,一旦伊朗按捺不住情绪,真和美国、以色列动起手来,拜登即使想重返核协议,也不大可能了。

但伊朗也有伊朗的压力,以伊朗人的脾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报复真无法向国民交代,甚至会引发政权危机。

那接下里,报复肯定会有的,反报复肯定也会发生。中东暂时的平静后面,将是一场新的风暴。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