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在做某事的时候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因为这种觉解使他的所作所为有了意义,各种事情各种意义,合成了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为分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本能或者是社会的风俗习惯,如同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者不甚觉解,这样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者很少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情,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一些后果有利他人但动机则是利己,所做的事对他都有功利的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有的人意识到社会的存在,自己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会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所做的事情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所做的各种事情的都有道德的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它不仅是社会的一员也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也是孟子说的“天民”。有了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这种觉解构成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总结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什么是超道德价值?精神境界提升到可以超乎现世,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就是超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称为哲学境界,只有通过哲学才可以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之人他的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就是给予他这种觉解。生活于道德境界的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是圣人,哲学教人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最后,中国的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平常之事,他做的都是平常人做的事,但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是在觉解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这句话是否很熟悉,电视剧《天道》中高人丁元英说过的一句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平常人思维所不能理解的平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