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来章子怡与汪峰,一开始不被看好的两人,携手幸福生活的这几年,竟让人好生羡慕。尤其是二胎生子之后,更是经常在微博里晒幸福。作为名人,他的育儿心得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子怡对女儿和儿子的教育完全不同。女儿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满足,而儿子则采取了“穷养”的方式。平时基本上很少给儿子买衣服,都是用女儿醒醒小时候用剩下的衣服和生活用品。

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拥有亿万身家,却还要“穷养”儿子,真的有必要这么节俭吗?

虽然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但初衷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品格。

“穷养”是对男孩的挫折教育,与家庭经济条件无关。

养儿子与养女儿不同,平时除了要教会孩子有担当、责任感、情商等能力,还要做到两不管三不惯,让孩子更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不管

1、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管

很多孩子都是在三世同堂的家庭中长大,在一群长辈的溺爱下,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

全能父母,养出无能孩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中科院“神童”事件。“神童”的名字叫魏永康,自1983年出生,妈妈就把他带到身边,培养学习。

魏永康之所以被称为“神童”,与它小时候的惊人履历有很大关系。

一岁三个月开始学写字;

2岁时已掌握1000多个汉字;

4岁完成小学阶段课程,且都达标;

13岁参加高考,被湘潭大学物理专业录取;

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

看似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令人心痛的问题。魏永康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能专心学习,为孩子做了很多:

每天早晨起床,就给孩子把牙膏都挤好了;

不让孩子做家务,端饭、洗澡、洗脸这些都要是妈妈一手包办

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魏永康的妈妈说:“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的“包办一切”,让魏永康不能生活自理: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甚至北京冬季的一天趿上一双拖鞋、穿着单衣就到天安门去玩,他不会与同学交流,不会跟导师交流,自己的论文无法完成。

最终,2003年7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劝退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可以让他拥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2、自己能承受的挫折不管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磕着、碰着,或者受欺负了,就心疼的不行,赶忙过去抱着孩子,连珠炮似的问孩子疼不疼,有没有受伤。但也有一些家长的态度是:男孩子就该经历一些小磕小碰,省得娇里娇气的。

这两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哪个的受挫能力更强,性格更坚强?当然是后者了。

但在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好度,不要一味的逼孩子独立勇敢。

我家儿子三岁多的时候,玩具被同伴抢了,他哭哭啼啼的求助我,当时我内心就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控制不住怒火,就指责孩子说:“妈妈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自己去要回来,我不会帮你的!”

没想到孩子竟抱着我的大腿不撒手。不知道为什么,儿子越是这样,我火气就越大,只能严厉的说:“自己去”。

儿子哭了很久,我始终没有帮他,玩具也被人带走了。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对儿子真的挺残忍的。

我以为这是男孩子应该承受的,应该让他学着自己解决,但我忘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我的逼迫,反而让他越来越胆小怕事,动不动就哭,害怕独立。

想要孩子拥有强大的受挫能力,不是把他推出去逼迫他迎头撞上挫折,而是抱他在怀里,给他足够的关注和回应。等时间成熟,他自然会长出坚硬的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不惯着

1、不懂得尊重不能惯

因为从小被溺爱的缘故,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尊重人。

在家对长辈呼来呵去,甚至拳打脚踢,

在外欺负其他小朋友,做事无法无天·····

有这些表现,一定不能惯着孩子,否则长大后会越发的无法无天,到时候你想管都管不了。

李玫瑾曾说过:“孩子3-6岁跟你闹,顶多在地上打滚,等他12岁再跟你闹,就是离家出走。”所以,趁孩子还小,好好管教孩子。

2、没有责任感不惯着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孩子,每当做错事情的时候,都会找各种借口,甚至试图以撒谎的形式来逃避责任,这是万万不行的。

培养孩子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学会对自己、父母、学习及家庭负责,告诉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要承认。

3、脾气大不惯着

现在的孩子,脾气是越来越大,一点不合心意的,就会发脾气大哭、摔东西,甚至是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家长舍不得打也舍不得骂,只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等孩子长大你就会发现,你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孩子脾气非但不会有改变,反而会比之前更加无法无天,严重的说不定还会与你动手。所以,孩子的坏脾气不能惯着,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该打就得打。

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养育其实也一样,过去的不会重来,现在永远是最好的改变时间:

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

樊登老师说:“教育是件很快乐的事,如果你觉得累,那肯定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