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技投资》杨永洁

汪下弟

近年来,各大银行均在大力发展消费贷业务,然而成都银行却逆势压缩相关业务规模,引起市场关注。

早些年,成都银行(601838.SH)曾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2013年后开始逐渐压缩该业务规模。2019底,在大部分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仍在发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情况下,成都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相较于2013年已下降近100%。压缩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之际,成都银行的相应不良率却开始猛增。

记者了解到,成都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名为“随意分”,年化利率为3%到10.8%不等,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这明显与监管规定的20万元“红线”不相符。

业内人士表示,成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猛增的原因在于前几年该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此,成都银行需要在贷前尽职审查,对申请人严格审核,在贷后跟踪监测,完善内部问责机制。

个人消费贷不良率超20%

压缩个人消费贷款规模

2012年,成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43亿元,较2011年的27亿元同比增长59%;到了2013年,该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至61亿元,同比增长42%。自2013年之后,成都银行开始逐渐压缩个人消费贷款,相应的不良贷款率却在持续攀升。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成都银行开始公布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率。2018年末,成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余额为6.3亿元;2019年该数据降至4.7亿元,同比减少近26%,仅占当年个人贷款总额的1%,较2013年的61亿元下降了92%。

不良贷款方面,2018-2019年成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62%、20.0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良贷款余额为1.18亿元、0.9亿元。

根据该行半年报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成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9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0.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升至21.1%。

有业内人士称,成都银行持续压降消费贷业务规模,或许是察觉到消费贷业务的控制性较差。

*根据成都银行年报数据制图

相较于宁波银行(002142.SZ)、天津银行(01578.HK)、郑州银行(002936.SZ),它们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均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419亿元,较2018年的1150亿元同比增长23%;天津银行在2018年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779亿元,2019年末已增至91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各大银行年报数据制图

记者发现,这三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近年来也呈现上升趋势,但相较于成都银行实属“大巫见小巫”。其中,郑州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于2019年末已达4.47%,宁波银行和天津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2%、0.97%。

此外,个人消费贷款也是国有大行的“心头好”。2018-2019年,多家国有大行仍在发展个人消费贷业务。其中,邮储银行(601658.SH)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由2018年的2755亿元增至2019年的317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5%。2019年,邮储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位居各大银行首位,中信银行(601998.SH)次之,为2055亿元;工商银行(601398.SH)、建设银行(601939.SH)、农业银行(601288.SH)、平安银行(000001.SZ)、光大银行(601818.SH)和招商银行(600036.SH)的个人消费贷余额也在1000-2000亿元之间。

*根据各大银行年报数据制图

最高授信额度超监管要求

成都银行官网显示,旗下“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用途包括购买汽车、房屋装修装饰、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旅游、出国留学、婚嫁婚庆等,贷款年限最长可达5年,贷款利率并未显示。

*图源自成都银行官网

记者致电成都银行客服了解该行消费贷具体情况,对方介绍称,可以考虑该行“随意分”产品。“随意分”办理条件并不严苛,在成都银行网点覆盖的区域内连续缴满12个月公积金,或者在该行办理过住房按揭贷款、连续还款一年并未结清的客户,便可办理“随意分”贷款业务。当记者询问审核期限、贷款额度、年化利率等问题时,客服人员表示无法预估,会根据贷款人的具体情况做审核。

在借款页面,记者输入借款10万元,试算了其贷款年利率,根据借款期限和还款方式不同,年利率由3%到10.8%不等,借款期限越长,年利率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随意分”借款页面截图

记者了解到,“随意分”为线上即可办理的一款消费贷款产品,手机银行和微信小程序均支持自助申请。该消费贷产品额度最高为30万,贷款期限为1天至5年,随借随还。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30万元的最高可贷额度已超过监管红线。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针对相关问题,记者致函成都银行,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如何正视消费贷问题

降低不良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向记者表示,成都银行居高不下的消费贷不良率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成都银行之前的消费信贷业务扩张太快,而最近该行在大幅度去存量。“2013年该行消费贷余额曾一度高达61亿元,假如这61亿元中有1.5%的不良率,就有近1亿元的不良,而最近存量只有4亿多元。这样,很自然的就有25%的不良率。如果按照当时61亿元的规模算的话,不良率应该比较正常。”

李国平继续解释道,“另一方面是该行在此前的消费信贷扩张中,风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随着2015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消费贷这一类资产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针对如何有效降低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的问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记者,银行需要在贷前尽职审查,对申请人严格审核,在贷后跟踪监测,完善内部问责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统一征信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对违规借贷人进行惩戒,提高违规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