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李星河

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

你问员工,他会说:“能稳定发工资,提供优质福利待遇的就是好企业”;你问股东,他会说:“能给我赚取超额收益的才是好企业”;你问债权人,他会说:“超额收益啥的我都不要,只要现金流好,能按时还利息,就是好企业”;你问政府,他们会说:“能依法纳税,带动就业的就是好企业。”

你问上游供应商,他啥也不会说,只会:嗯嗯,金主爸爸真香……

这篇文章,咱们只从股东和债权人的视角出发,看看TOP30房企中,谁真正对这两类人群创造了回报?毕竟,相比其他人,股东、债权人承担了更多企业经营的风险。

用《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的话讲,这叫skin in the game(切身参与)。

一、什么是ROIC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你可能听说过ROE(净资产收益率),它的意思是,股东每投入一元资本,在某个营业周期能获取的净利润。

但是ROE越高,对股东就越好么?未必。

很多企业的高ROE,是通过举债来实现的,房企就是典型,有人说地产的本质就是金融,王健林甚至说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是空手道。

债务是双刃剑,举债一时爽,一直举债却未必一直爽。这些年倒掉的这个集团、那个集团,无一不和高债务有关。

那么,既然用ROE未必能看清一家企业,有没有别的工具能提供支持?这时,我们就要引入另一个指标,ROIC。

ROIC,中文名叫投资资本回报率,下图是它的样子。

这个公式的分母,体现的是股东和债权人一共出了多少钱,而分子是股东收益加上给债权人的利息。

总的来看,ROIC的内涵,的是一家公司同时给股东和债权人创造了多少价值?

反应

有人可能会问,ROE和ROIC是什么关系?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股东拿着自己的20万和银行借来的80万忙活了一年,最终净利5万,借贷利率为5%,所得税率25%,则这家公司的:

ROIC=[5+80*5%*(1-25%)]/(20+80)=8%

ROE=5/20=25%

可以看到,一家ROIC仅有8%的比较平庸的公司,通过大肆举债,居然获得了25%的ROE!很显然,这样的财务杠杆背后蕴含了巨大的经营风险,若是经营出现一点问题,就会陷入债务违约的万劫不复。

那么,各家房企的ROIC的分布情况如何?

二、TOP30房企ROIC分布

这几年,不少房企不惜花重金买排行榜,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上榜的目的主要是知名度。

但是,排名靠前房企,创造价值的能力就强么?

如下图所示,以ROIC的视角来观察,目前的ROIC排行榜和主流销售额榜单排序差别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如融创,常年位列主流销售销售额前5,但ROIC只排到第17位。被万科、碧桂园等甩在身后。

今年3月27日的融创2019年投资者业绩会中,孙宏斌在问答环节中谈到,融创已达到一定的规模,销售额的增加是必然,但不是重点,利润才是第一位,希望在利润、品质上有更好的排名。

目前看提升资本盈利能力,融创任重道远。

再比如中南建设、阳光城,平日里位列销售榜中游,但ROIC却排倒数。

可以看出,规模大未必意味着企业创造价值能力强。

除了单纯看ROIC,我们还能叠加上ROE来观察。

比如中梁控股,ROE第一(小红点最高),但是ROIC却只处中间靠前,这是典型的靠债务杠杆撑大ROE的案例。

都说中梁的崛起是学会了碧桂园的高周转绝技,但实际来看,疯狂举债,把钱砸向市场才是其更大的助力。

类似的还有中南建设、金科、阳光城等。

说起中南建设,总裁陈昱含年初曾高调安利ROIC这个指标,强调经营质量及内生增长的重要性。

尽管陈昱含非常笃定ROIC的作用,但中南建设在这方面的成绩却表现的差强人意。牛人陈凯帮中南搭起了千亿的架子,如何让架子更牢固,可能是让陈昱含头疼的事。

所以总体来看,对房企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苦练内功,不断提高ROIC。

三、ROIC提升策略

那么,ROIC如何提高?我们不妨把公式再展示一次。

从公式来看,房企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首先是提升产品力和营销能力,本质上,这是通过提高销售收入,进而提升分子端的税后利润。

过去,房企大多盯着规模。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规模效应对融资、品牌建设、营业成本都有重大影响。

不过,当前房企之间的竞争不能只围绕于规模本身,精准把脉购房者的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大趋势。

消费升级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更强调品质了。物质供应丰富,消费群体愿意为好的产品买单,为了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愿意溢价付出。

过去那种给人“五星级的家”,实际变成“五的家”之事,万万不可再现。

星期

此外,现在大量“95后”“00后”进入社会,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当下的产品能否对这个群体的口味?是当下房企需要考虑的事。

其次是提升投资和管理运营能力。房企要想法子创新拿地方式降低地货比。通过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合理化等方式控制成本和费用,提升经营效率。

比如,可以尝试和政府合作进行勾地。看看政府有什么诉求,产业布局方向在哪,与之合作降低拿地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 10月,金地董事长凌克就曾表示,未来金地要做综合型城市服务提供商,同时变成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发展商。

除了和政府合作,房企还可以增加和与非房企的企业合作,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央企和国企。

方正证券在年度策略报告里写道,开发商拿地的平均楼面价超6500元/每平米,这远高于非房企。当然,非房企拿地便宜,主要和其土地用途相关,但联合非房企拿地,可以提升拿到便宜土地降成本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非房企出资拿地后,和房企展开合作,使得开发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实现用小资金撬动项目的效果。

总体来看,这个策略依然为了提高分子项的税后利润,只不过换了一个角度---降低成本。

最后是控制负债。之所以叫「控制」,是因为房企除了要合理控制有息负债,降低自身杠杆率,还要充分利用好无息负债。

什么是无息负债?它包括预收账款和工程应付款。可以预见的是,“三条红线”下,房企玩命加杠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有些房企甚至有息负债将收缩。但是,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扩张自身的无息杠杆保持负债的合理增长。

无息杠杆的增长,首先可以通过扩大预售账款的方式,这意味着需要提升房企的去化率和推货速度,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多卖房。

其次可以通过扩大应付账款,意味着需要增强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将账期延长。当然,这将苦了做建筑的朋友们。但没办法,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而交易的背后是博弈。

这几年,房企已经有意识在扩张自身的无息杠杆。这在宏观上已经有信号,17-19 年房屋新开工和竣工的增速差扩大,即呈现所谓的“剪刀差”。如下图:

房企从投资到回款的过程,大部分存在于拿地-开工-预售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资金有进有出,总体是资金流入。但预售-竣工交付的过程中,就只有经营资金的支出并无流入。

因此, 2017-2019 年行业融资收紧后,房企开始对经营现金流进行管理使得新开工和竣工的增速差扩大。

最后的话

著名商业顾问刘润曾谈到,企业存在的意义只有两点,要么创造商品,比如房企卖房;要么传递商品信息,比如淘宝京东搭建平台降低交易成本。

不管哪种形式,企业都要帮助股东和债权人创造利润,这才是好企业应该坚守的本分。

至于所谓规模,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