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研究马云的书很多,
吴晓波老师写了一本很薄的小册子,
叫做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
大家可以把它看成单独的一本书,
也可以看成是这就是马云的续集,
我们将用宏观和天使的视角,
回看马云这些年的一些战略失误,
虽然这本书很短,
但写的基本都是关键的节点。
首先我们先来看,
为什么马云会在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
其实这是一个神奇的关键时间,
丁磊做网易是1997年,
张朝阳做搜狐,
和王志东建立新浪,
都是1998年,
而马云和马化腾,
以及盛大的陈天桥,
和百度的李彦宏都选择,
在1999年开始创业。
这种优秀企业扎堆涌现,
在历史上也出现过,
那就是1984年,
我们知道的联想,海尔,万科,
健力宝都是1984年成立的,
最后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元年,
而1999年则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
在所有的互联网创业者中,
马云年龄最大,
他是1964年生人,
比张朝阳还大了15天,
李彦宏是68年的,
而马化腾是71年的,
都比马云小了不少,
在学历方面,
马云也是最低的,
他是杭州师范学院毕业,
而李彦宏和张朝阳都是名校海归,
周鸿祎是西安交大硕士,
本科生里面,丁磊是电子科技大,
马化腾是深圳大学毕业,
陈天桥是上海复旦毕业,
刘强东是人大毕业。
从业务上来说,
马云的业务并非主流,
当时大家比较认可的是,
门户模式和搜索模式,
恰恰是二马所干的事,
大家并不认可。
在1999年创业之前,
马云已经在北京,
做了一阵他的中国黄页,
当时已经基本混不下去了,
只能返回杭州。
在他的家里湖畔花园,
他开始动员自己的朋友们创业,
现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一张照片,
就是阿里创业初期的十八罗汉。
马云当时就给阿里巴巴,
提出了三大愿景,
第一要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公司,
第二个愿景,阿里要成为市值50亿美元的公司,
讲这话的时候,几乎就没人信了,
因为当时阿里发给这些人的工资只有每月600元,
而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也有2000左右了。
第三个愿景就是阿里要成为,
一家生存102年的企业,
这个大家就无所谓了,
因为反正也活不到那一天。
阿里创业的时候,
启动资金只有50万,
这些钱还不全是马云的,
是这些人在一起凑出来的,
马云是第一大股东,
所以这是一场集资创业。
这些钱显然是不够阿里生存的,
但他的命很好,
1999年底的时候,
有一个贵人帮助马云获得了,
高盛的500万美元天使资金,
这个人就是蔡崇信,
耶鲁法学博士。
当时的他已经是一家,
德国投资公司的高级投资经理,
1999年的年薪据说就有70万美元,
相当于500多万人民币,
后来不知道怎么脑子就进水了,
非得加入马云的阿里巴巴,
成为第一任CFO,
领着每月500元人民币的薪水。
可以说有了蔡崇信,
马云就相当于得到了诸葛亮,
这才跟投资圈取得了联系,
也是1999年底,马云来到日本,
跟孙正义谈了6分钟,
软银就投资了阿里2000万美元。
相当于他才创业不到1年,
就获得全世界两大顶级,
投资公司的2500万美元,
钱不钱的到还在其次,
主要是这个光环太耀眼了,
以后马云出去就吹,
自己是高盛和软银看上的企业,
一下大家就对他高看一眼。
果然2000年马云,
就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
他也开始了快速扩张,
设立了美国国际总部,
2000年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
这也是马云就犯下了第一个严重的错误。
上海中国总部设在上海,
最繁荣的街道淮海路,
马云在那里租了一个很大的楼层,
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国际企业,
但那一年是他创业最累的一年,
因为你自己认为很强大没有用,
上海人并不看好你,
甚至招人都招不到。
2000年也是科技公司,
转折的一年,
3月9日纳斯达克,
达到了5000点高位,
随后就开始了暴跌,
所幸的是马云和其他的三大门户,
都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拿到了钱。
其实美国的股灾,
跟阿里关系不大,
他本身也没上市,
中国当时的股市也还不错,
所以应该完全感受不到。
但马云偏偏四面出击,
主动去凑热闹,
这就相当于主动的和纳斯达克,
崩盘联系在了一起,
让人开始怀疑他的未来,
作者说,这就是选错了天时。
再说地利,
上海这个地方世界500强林立,
世界大投行和银行到处都是,
所以他们代表了旧秩序,
而一个要破坏旧秩序的,
新兴的互联网公司,
你一头扎进上海,
就相当于羊入虎口,
处处受到制约。
作者说,上海就是一个玩资本的地方,
根本就缺少互联网基因,
即使在这里取得成功的盛大,
最后也是处处碰壁,
后来不但在游戏上输给了腾讯,
甚至输给了网易,
随后的表现越来越差。
即便是现在,
上海唯一一个能算上巨头的互联网企业,
就要算是拼多多了,
而其他能叫的响的互联网公司,
像艺龙,携程,喜马拉雅,
这些只能算是互联网行业的第二梯队,
像阿里,腾讯,百度,网易,京东,美团,小米,
这些第一梯队,不是在杭州,
就是在深圳,或者是北京。
第三是人和,
阿里巴巴一开始要做的事,
就是撮合外贸生意,
也就是将中国制造推向海外,
但外贸生意最繁荣的地方,
并不在上海,而是在浙江,
浙江有无数的尾部民营企业,
他们才是马云的客户。
有一个事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那就是当时跟阿里巴巴做一样事情的,
还有北京的慧聪网,
在马云回到杭州后,
没用两年,就在规模上完败慧聪网。
说明浙江的杭州,要比北京上海,
更适合发展电子商务,
所以别看上海到杭州才190公里,
但就是这个距离,
让马云一下不接地气了。
我们接下来说马云,
犯过的第二个错误,
那就是跟雅虎的恩怨情仇,
2005年8月,
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一个爆炸性新闻,
雅虎宣布10亿美金,
收购阿里巴巴35%的股份,
同时雅虎中国作为嫁妆送给了马云,
这是当年的最大的互联网投资金额,
后来直到2011年,
京东才打破了这个记录。
当年雅虎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新浪搜狐网易等群狼围攻,
让这只来自美国的老虎也没了脾气,
新浪在门户业务上战胜了雅虎,
网易在邮箱上也不给雅虎饭吃,
百度搜索已经逼退了强大的谷歌,
雅虎就更不在话下了。
而阿里巴巴在2003年推出了淘宝网,
开始C2C转型,并且在2005年,
已经战胜了美国企业eBay,
所以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年份。
马云选择和雅虎合作,
是因为马云认为,
阿里巴巴最后做电子商务,
一定离不开搜索引擎,
他希望和雅虎的合作,
能够给电子商务注入新的概念和活力,
所以当时这看起来,
十分像一个双赢的生意,
雅虎的钱到账后,
阿里巴巴估值一下达到了28亿美元,
这离6年前创业的时候,
马云定下的50亿市值的目标,
已经完成了一多半。
而且,28亿美元的估值,
让阿里成为了互联网行业里,
估值最高的企业,
当时腾讯的估值只有7-8亿美元,
最大的门户新浪,
只有12.7亿美元,
都远远被阿里甩在身后,
况且这10亿美元现金,
让马云可以为所欲为。
杨致远其实一直是马云的偶像,
虽然他比马云还要小4岁,
1995年马云去美国接触互联网的时候,
第一个打开的就是雅虎网,
这才让他萌发了在中国,
做互联网创业的想法。
后来在外经贸部的活动上,
马云跟杨致远结识,
也是马云说动了杨致远,
让他把雅虎开到了中国。
而后来中国的三大门户,
几乎都是模仿雅虎起家,
雅虎,搜狐听名字就知道了,
虽然雅虎才是正牌,
但他在中国确实有点水土不服。
比如搞新闻牌照就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慢慢的他就在门户上落伍了,
而邮箱业务也被丁磊的网易阻击,
搜索被百度完败,
几年下来雅虎的优势,
已经被中国群狼给吃光了。
这中间雅虎也想过自救,
2003年雅虎1.2亿美元,
收购了中国流氓软件之父,
周鸿祎做的3721,
并把周鸿祎一并带回到了雅虎,
让他去当雅虎中国总裁,
后来老周实在受不了,
跨国公司的西装领带,
每天准点上下班,
结果矛盾越来越激化。
可以说2005年的时候,
杨致远对雅虎中国已经束手无策,
于是他通过软银的孙正义,
以10亿美元的代价,
将雅虎中国的烂摊子甩给了马云,
这时候,孙正义占阿里35%,
雅虎也占35%,
两大股东占掉了阿里巴巴70%的股权。
之所以说他是个错误,
是因为马云并没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他拿到雅虎中国,
不但没有让他变得更好,
反而越来越烂了,
甚至成为了阿里巴巴一个鸡肋。
这又是为什么呢?
马云为什么没有利用好雅虎的资源呢?
咱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