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告诉你崇祯自杀真相:一棵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否决了迁都南逃的意向,也拒绝了李自成“封官进爵”的退兵条件,在煤山自缢而亡。

时至今日,网络上还有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语录:终我大明朝276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常常被用来佐证满清政权的懦弱无能和恬不知耻,例如慈禧“宁与友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皆与国之欢心”的败家娘们儿嘴脸,和亡国之君崇祯比起来,真的是地下天上,判若云泥。

回到本题目。崇祯谨遵“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带着随身太监王承恩栖栖遑遑的到北京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下,在老王的帮助下自缢而亡,随后,老王也以同样的方式随他而去。

正史如此记载,然而事实或许另有境况。

崇祯皇帝吊死以后,那棵歪脖子树被称之为“罪槐”被人用大链子锁住,再后来因实在是“罪大恶极”被人用刀斧“碎身万段”。

这棵槐树何其无辜?崇祯上吊的时候,它是备选项,而非主动申请如何如何,现在因为一个亡国之君,它死于非命,情何以堪?

现在大家常说“躺枪”,可那棵“罪槐”岂不是“躺枪”的皇家限量绝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罪槐”死后,事儿还不算完。

因为是那棵罪槐吊死了皇帝,所以后世的好事者总得将“忠君爱国”的主旋律贯彻弘扬下去,没教材和目标可不行,于是人们又移了一棵树,还是老办法,用大铁链锁住,每个链段上还都打上“罪”或“恶”的凹陷阴文,同时还挂了个牌子:

崇祯皇帝何年何月何日在这棵树上自缢身亡。

这个地方现在成了旅游景点,供后人瞻仰追思,现在关于满清入关、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汉奸卖国,袁崇焕作死等等史料人们耳熟能详,当然,对崇祯帝“吊死煤山某棵树上”也作为某种点缀,津津乐道。

但事实绝非如此。

我们现在谈谈煤山。

明清两代,煤山位于禁宫之内,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文武百官,非宣召也不敢擅入,所以在煤山发生了什么,目击者和人证物证都很难言之凿凿。

而事实上,当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攻破北京,时刻逼近紫禁城。

所以说在煤山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很难有翔实可靠的记录。崇祯到底是吊死在了哪棵歪脖子树上,由于缺少现场目击证人和严谨的文字记载,直至今日史学界都无定论。

按照满清编修的《明史》,崇祯自缢时扔掉皇冠,以发覆面。尸体在一棵槐树上挂了两天之后才被农民军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德无能的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的尸体扒光衣服并在东华门示众后,允许已经投降的群臣前往送葬。既哭且拜的有三十人,拜而不哭的有六十人,其他的瞟一眼就过了。

脑子抽筋的李自成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就被清军赶出了北京城。

清军入驻紫禁城后首要问题就是安抚前朝旧臣和京城百姓。为了帮满清笼络人心,范文程出主意让老槐树来背锅。由于当时崇祯帝在明末移民中还有很多拥趸,所以让那棵槐树顶罪,并昭告天下说崇祯帝死于槐树和农民军的逼迫,而在此之前,清军已然打出旗号是来帮大明“剿匪”的。

之后满清更是以雷霆手段横扫了明军残部和农民军,打的旗号却是“为先帝复仇”。

满清坐稳江山后,将那棵“莫须有”的槐树定为“罪槐”,用铁链锁住。为表示对崇祯的尊重,规定清室皇族文武百官路过此地,都须下马步行,皇帝也不例外。

崇祯自缢十年后,顺治帝把煤山改名为“景山”。

民国年间,夯货张勋用汽油将“罪槐”烧毁,以此宣示对“主子万岁爷”的赤胆忠心。

建国后,所谓崇祯上吊自尽用的“罪槐”是成了后人牵强附会的景点,并以此牟利。那帮人为了吸金,找了一棵粗壮的歪脖树煞有介事地挂牌授名,然后就开始“守株待兔”,坐地收钱了。

或许是因为香火旺盛的缘故,那颗“罪槐”不久就枯死了,于是那帮人就又捯饬出第二颗“罪槐”,当然挂上的还是那块牌子。然而很不幸,第二颗“罪槐”也对强加于身的诨名拒绝认同,半年不到,又枯死了。

由于“罪槐”一代木和二代木都枯死了,现在导游们煞有介事跟游客介绍的那棵树是何时从何处移栽的已成为讳莫如深的话题。

最后再次重申:崇祯皇帝是不是在树上吊死的,上吊用的树是不是“槐树”,已很难核实蠡清,我们只知道崇祯将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最后死于非命就可以了。

至于那棵现存的“罪槐”,一代木和二代木似乎更有节操。

综上所述,“罪槐”和崇祯帝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树挪死,人挪活”。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