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

习惯决定未来。改变自己的“习惯模式”,就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若能拥有这3种良好的个人习惯,就会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读书的习惯

宋真宗赵恒有一首诗《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大谈特谈读书的好处,劝人读书,流传甚广。

读书永不过时。时至今日,一个人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想要拥有更好的品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阅读,依然是最好的捷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会让你的气质发生变化,会给你的人生带来福气。一个人,千万不能被读书无用论所毒害。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从小学开始读书,到大学毕业,整整16年,这么多书,读了又忘了,究竟有什么用?”

最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就像你吃了16年的饭,它们被吃进胃里,又拉了出来,可是在这16年里,你的肉体一天天成长。读过的书,也是这样,你虽然忘了它们,但只要你读了,就会有一部分内化进你身体,成了你的血肉。”

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你会发现,你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你的大脑更加活泛,你的视野更广,你会变得更包容,更有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勤俭的习惯

既要勤奋,又要节俭,才能衣食无忧,生活幸福。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古时候,有个殷实家庭,祖上留下一块匾,匾上写着“勤俭”两字,家主人视作传家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家主人亡故后,兄弟俩分家,把匾一劈为二,老大拿了个“勤”,总是早出晚归,辛勤耕耘,但鱼肉酒香,花钱大手大脚;老二拿了个“俭”,总是把一分钱掰作两半用,节约每一段布,每一粒粮食,但不愿干苦活,懒得要命。

日子长了,兄弟俩日子都过得很苦。

后来兄弟俩想起家传的匾额,意识到:“勤俭二字必须合在一起,要又勤又俭,既勤也俭,才能丰衣足食。只‘勤’不‘俭’, 或者光‘俭’不‘勤’,都不能过上好日子!”

两家又重新做了匾框,老大补上一个“俭”字,老二补上一个“勤”字,悬挂在中堂上方。

从此,老大和老二两对夫妇互相学习,比着干,勤苦劳作,生活上注意节俭,细水长流,日子越过越红火。

勤俭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

诸葛亮《诫子书》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作为一个君子,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用节俭来涵养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宁静谦虚,就不能够穷极远大。

三、谨言慎行的习惯

《礼记》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君子用言语引导别人,而用行动来说明什么不可以做。所以,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最终的结果,行动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它的弊端。如果能这样做,民众都会谨言慎行。

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凭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央视前主持人毕福剑原本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但他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没有做到谨言慎行,乱说一气,结果就让自己栽了跟头,自我折损了人生福气。

越是一帆风顺,越要谨言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看似福气满满,为什么突然就会折戟沉沙呢?其中主要的导火索就是平时言行不检点。

杨震却金,留下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廉洁美谈,让人警醒。

杨震年少好学,博览群书,被当时的人誉为关西孔子。

东汉汉安帝永初六年,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晚上下榻于馆驿。从前他推举过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为感谢杨震知遇之恩,夜深人静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驿馆相赠,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知?”

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小结:古语云:“命自我作,福自我求;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一个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注重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俭习惯以及谨言慎行的习惯,会让我们的见识越来越广,财富越来越多,品行越来越好。一个人,这些方面的积累越丰厚,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人生就会越来越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