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点烽火连天的意味。

首先,在11月20日,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了一款全新P7,CEO何小鹏透露了他们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取得的最新进展——明年将推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鹏此举,引来了大洋彼岸的关注。马斯克对小鹏的这条消息评论道:“小鹏汽车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却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言语之间,直指小鹏剽窃了特斯拉的软件。

何小鹏马上在微博上怼回去: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连续用pigu发声。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到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马斯克指名道姓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开炮,很显然是对之前小鹏汽车与特斯拉关于智能驾驶源代码的争议,也来源于老大对老二以及老三等诸多尾随者的竞争压力。

01

大势所趋

本月24日,特斯拉收盘股价飙升6.4%至555美元,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这距离今年1月特斯拉市值首次触及1000亿美元才不到一年时间。马斯克的个人财富净值也水涨船高,超越微软创始人盖茨成为全球第二大首富。马斯克拥有特斯拉约20%的股权,目前他的财富已经达到1279亿美元。

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三兄弟股价也大幅度上涨。

11月23日夜晚,小鹏汽车股价大涨33.92%,市值一举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达到510亿美元(约合3353亿人民币);理想汽车大涨14.48%,市值达到364亿美元(约合2393亿人民币);新势力老大蔚来上涨12.48%,市值达到752亿美元(约合4945亿人民币)。

除了三大造车新势力之外, 11月24日,老牌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盘中大涨5.86%,虽然收盘股价回落,但市值也突破了5000亿大关。

何小鹏、李斌、李想

数据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蔚来的股价在4个月的时间上涨了610%,小鹏汽车和理想分别上涨212%和191%。甚至连比亚迪,短短4个月时间股价大涨122%。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追捧,原因来自多方面。

首先,新能源汽车跟自动驾驶、智能化汽车是紧密关联的,随着5G商用的日益广泛,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逐渐进入深水区,新能源汽车很显然会代表着人类未来的驾驶方向,资本纷纷抢注,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国内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导向性助推。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其出台正是为帮助整个产业链抓住产业智能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1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愿景。

从新能源到智能汽车是新型汽车的一体两翼,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相关政策纷纷出台,对整个造车新势力行业不断规划、引导和扶持,助推了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增长。

02

不再是特斯拉的一家天下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0.6万辆。放眼全球市场,2019年全年一共售出了约22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中国就占了一半以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大国。

根据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19年报告显示,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29.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8亿元),比2018年的17.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增长了69.55%。

虽然增长可观,但特斯拉的产品却隔三差五发生质量问题,频频面临召回。11月27日,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生产日期在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X车辆,共计870辆。

召回的原因是车顶前饰板及中间饰板可能会从车辆上脱落。如果在行驶中,饰板从车辆上脱落,会增加道路上后方车辆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11月25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发布信息称,特斯拉申请召回9136辆来自美国地区的Model X及401辆Model Y。

除了质量问题,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更大压力来自于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紧追不舍。

“新能源造车三兄弟”发展势头迅猛,众多国产车企的紧随追赶,周围还有宝马、奔驰等海外车企的虎视眈眈。

2018年9月12日,蔚来成功上市,就此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首个赴美上市的车企。本月初,蔚来市值继超过宝马之后,股价再度飙升,不久后再以600亿美元的市值超越通用和福特汽车,成为全球第六名的车企。

今年7月30日,理想汽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涨幅近52%。紧接着,8月27日,小鹏汽车在美国上市,大涨41%。

自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兄弟接连上市之后,都开启了加速模式。不仅在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增加了研发投入,并逐渐脱离“模仿”特斯拉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蔚来、小鹏和理想在毛利率方面也都转正,其中理想与特斯拉只有个位数的差距。

除了新兴造车品牌异军突起,传统国产汽车品牌也开始加大投入,强势布局。

广汽新能源的埃安表现出色,准备独立运营并冲击高端市场;吉利集团布局换电领域,研发浩瀚平台,旗下领克品牌正好可以作为突破口;比亚迪研发刀片电池,比亚迪汉车型市场表现优异;长城汽车以旗下WEY品牌作为主力军,开始铺垫新能源高端汽车市场的道路。

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强势竞争,特斯拉选择降价,低下他一贯骄傲的姿态。就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会后,马斯克宣布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从32万元降至29万元。汽车营销人常云飞表示,随着特斯拉降维打击的加深,新能源汽车品牌终将在20万元区间展开激烈厮杀,谁占得此地,谁就有更大希望最终胜出,而5-10万价位市场,是其他试图上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最后的喘息之地。

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杀得不亦乐乎,特斯拉强敌环伺。当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斯拉很显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电动车、乃至智能汽车领域的第一品牌,无论从技术还是到品牌影响力。但是从市场分割角度来看,特斯拉很显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群雄崛起,纷争不休的战国割据局面。

03

从纯电动到智能化:华为阿里纷纷入局

新能源并不是新兴造车的结束,而仅仅是个开始。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

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合作。其中,新型产业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方向。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基础。在传统的认知概念当中,新能源汽车仅仅意味着“电动汽车”是有局限性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

有人认为,现在的电动汽车对比传统汽车,就是像智能手机对比功能机。而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可能类似于2012年小米1刚刚上市,开启国产智能手机的大幕。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只是基础功能,就像打电话是手机的基础功能一样。智能化才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附加价值,就像现在手机APP功能才是手机的主要用途。

11月14日,长安汽车在央视《第一发布》节目中,董事长朱华荣宣布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旗下高科技智能产品也即将推出。

11月25日,华为造车的消息开始沸沸扬扬,流传的信息说得有鼻子有眼 “华为汽车已经造出来了,明年底上市,12月份或明年一季度发布。华为汽车是与长安合作的。”

以至于任正非签发文件出来辟谣,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华为“造车”其实早有伏笔。今年10月30日,在华为Mate 4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刚划归华为消费者业务没几天的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一起亮相了。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业务单元)总裁王军在发布会上宣布,华为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牌“HI”。HI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从华为掌握的各种技术来看,除了汽车的外壳、轮子不造之外,华为已经把智能汽车的所有核心部件和子系统都拿在自己手中。甚至包括自动驾驶技术。

华为造车的野心非常大,掌握着各种核心部件和系统,让汽车厂商们都离不开它。华为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在智能汽车这个领域,华为想成为博世或英特尔这样的角色。

跟华为声称“坚决不造车”不同,阿里造车则显得非常高调。

11月26日,上海汽车集团公告称,公司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计划与阿里巴巴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

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达到了100亿元,在新势力造车中是最大的。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53.99亿元,张江高科认缴出资18亿元,阿里及其他出资28亿。上汽高层透露,“阿里巴巴已经明确表示,加入这个电动车项目。”该电动车项目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占18%,阿里占18%,其他占10%。

该项目将应用数据驱动,聚焦客户感知,重构用户体验,鼓励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实现汽车智能化宽度和深度的突破。

04

风险与隐忧

新能源智能造车行业一时风头无两。但是,入局者众多,而市场消费毕竟依然尚未成为主流,竞争加剧,是否会有泡沫产生?

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已达2660万辆,而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120.6万辆。

新老势力轮番上阵,国际巨头一再降价,虽然造车新势力的三兄弟股价暴涨,但市场销量硬邦邦地摆在那里,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在当下是否有所泡沫,国内各个大大小小的新能源车企是否面临着某种程度的行业重新洗牌的竞争风险?

风险之一,依然是来自龙头特斯拉的降维打击。今年以来,特斯拉售价的持续下降,对其他的新能源车企也有不小的影响。在不久之前,蔚来就因为特斯拉价格下降,同档价格产品形成竞争而被机构看空。在特斯拉降价的压制下,其余的新能源车企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风险之二,再是传统车企纷纷入局。单纯从新能源动力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的技术壁垒并非坚不可摧,拥有多年造车经验的传统企业,一旦发力新能源,也将势不可挡。

风险之三,新能源汽车过度依赖国家政策的补贴。11月2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财政部提前下达省(区、市)2021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车补贴375.8529亿。在政府大力的补贴政策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那些摇摆不定的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就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竞争力依然薄弱。而且,一旦政策的风向转变,新能源汽车又能否继续今日的辉煌?

风险之四,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汽车,依然有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甚至依赖于交通规则以及相关政策的重新修订和出台,包括各种配套设施(比如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能力,安全性能这些关键领域到目前为止,似乎还并没有达到传统汽车那般完美。

05

结束语:造车行业的新跨越,山雨欲来风满楼

如果将当下的汽车行业对标于八年之前的手机行业,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发展速度和时间进展上,不知新能源+智能化汽车能否如同当年的智能手机一般摧枯拉朽,迅速以病毒式的爆发速度诞生一场几近暴力的革命。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汽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而是生活的移动智慧平台,是出行管家、安全卫士、生活管家、工作助手等,将成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数据采集载体、能源储能单元和移动多功能空间。

造车行业的新跨越,山雨欲来风满楼,人类是否又站在了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历史分叉点上吗?

参考资料:

1、钛媒体APP,《嘲讽小鹏,diss蔚来,马斯克焦虑了?》,2020年11月26日

2、澎湃新闻,周玲,《华为不造车而聚焦ICT技术,要做汽车界的英特尔?》,2020年11月26日

3、企鹅号,侃见财经,《四个月暴涨610%!“失控”的新能源汽车,泡沫到底有多大?》,2020年11月26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