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作为已经服役并形成战斗力的先进隐身战斗机,歼-20和F-22的对比一直存在,得益于设计的后发优势,虽然当前的歼-20并没有获得“标配”的原定发动机,但是战斗力依旧强大,而且就外观上而言,还有着明显的设计先进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F-22:歼-20外形设计先进最明显的位置,不是弹仓

在弹仓的设计上,歼-20的侧弹仓发射空空导弹时,可以将导弹放在机体外,侧弹仓可以先关闭,不必像F-22那样,需要在发射导弹后,才能关闭侧弹仓,这个设计的技巧性十足,不过其实这不算是歼-20比F-22设计先进最明显的位置。

其实,进气口的位置,才是这两型先进隐身战斗机设计差别最明显的地方,也是外观设计技术代差最大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隐身战机,其进气道的位置会将发动机的叶片,直接暴露在对方的雷达面前,这个位置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雷达波反射源,因此,隐身战斗机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个位置进行处理。

美国在设计F-117A时,为了有效控制这个位置的雷达发射,就对其发动机进气口进行了特殊设计,使用吸波复合材料格栅,将进气口屏蔽起来,将雷达波散射,以避免其直接投射到发动机叶片上。

而在设计F-22时,其进气道是在F18E/F型战斗机上已经使用,且技术成熟的嘉莱特进气道,而从正面看时,与F18系列最明显的就是不能够看到发动机叶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22设计为S型的进气道,配合带有吸波材料的附面层,有效抑制雷达波的散射回波,嘉莱特进气道突出优点是在超音速时进气效率很高。

歼-20使用的是“DSI”进气道,这也是目前世界航空领域最先进的进气道设计,也就是“三维鼓包式无附面层隔道进气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最新隐身战斗机F-35系列,借鉴了F-22的很多技术与经验,进气道位置其实也是这样的设计,这种“DSI”设计有两个明显优势:

1、隐身能力强

“DSI”是通过精心设计的三维压缩面(也就是那个鼓包),配合进气口,取代了传统附面层隔道的功能(F-22用的也是此种),同时,不再需要F22进气道的泄流口,或者其他辅助进气门和放气门。

歼20采用大弯道设计,配合进气道“鼓包”本身,本身就能够抑制雷达波发射,附件更少,在这个位置的隐身效果更明显。

2、阻力小、重量轻

对于一型战斗机而言,如何有效的控制和节省战机的空重,对于其提升飞行性能和提高载油和载弹量都是有益处的。

“DSI”进气道无需像过往那样采用可调斜板或者是启发方式设计,一个“鼓包”就可以代替,换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进气道结构重量明显的减轻,洛·马在研究中,其减重可达300磅左右(约136公斤)。

同时,这种进气道的设计,不仅无需可动部件,还会减少飞行阻力,提高战机的机动能力。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

并不是F-22不先进,或者是没看上这种设计方式,而是由于其设计年代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总会提及的歼-20的“后发优势”。

F-22的研制时间段是1985年-2001年,其中1991年时,洛克希德的YF-22原型机胜出,6年后的1997年,F-22战斗机首飞,而关于DSI进气道,洛·马是在1990年之后才是开始研究的,1994年时用在了后来的F-35的构形方案中,此时的F-22想要应用这项技术,基本相当于“推倒重来”,研发进度会大幅拖延。

而对于DSI进气道,别看仅仅是一个小“鼓包”,目前也仅有中美发展成熟,并应用到战机领域,F-35系列,歼10B和C型,以及歼-20,其他成熟机型中,没有应用该型技术服役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