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江苏家长怒退家长群的消息上了央视,一时间刷爆朋友圈,家长们纷纷表示欣赏这位江苏家长的勇气,因为他做了很多人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能够让如此多的家长产生共鸣?
答案揭晓,因为老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转嫁到了家长身上。这自然让很多家长难以理解,批改作业明明就是老师的事情,家长监督孩子学习没错,可是为什么还要批改孩子做完的作业呢?
只能说如今的家长真的不好做,白天要辛辛苦苦的上班赚钱养家糊口,到了晚上也不能好好休息,一堆又一堆的孩子作业等着去辅导去批改。也许现在最辛苦的是孩子和父母,最轻松的反而是老师。
小王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晚上的作业都要做到凌晨,不仅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而且有的时候还会遇到一些难题,即便家长上线也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答,毕竟家长不是专业的,说了半天也许孩子都是云里雾里。
这天凌晨,小王终于忍不住了,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老师,你睡了吗?老师很快回复:睡了,怎么有事吗?小王表示自己的闺女还没睡觉,凭什么老师能睡?很快引起了其他家长的支持。
不少家长都在底下回复说自己的孩子也还没有睡,有的家长也干脆直接埋怨老师,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而且太难,家长如果会做,也不用等到现在还不睡了。
作业压力太大,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且很多内容确实有些枯燥乏味,所以老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孩子布置太多的作业,反而有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反感,甚至有可能因此出现厌学情绪,想要从繁重的作业里摆脱出来。
导致孩子体质变差
作业过多,自然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睡眠,如果孩子每天晚上都睡的很晚,那么必然对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利。
孩子熬夜,必然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最佳时间,导致孩子个头长不高,更重要的是孩子缺乏足够的休息之后,体质也会变差,很有可能经常会生病,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导致孩子性格出现问题
孩子的童年本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但是如果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无止境的学习中度过,那么孩子必然会变得沉默少言。
当孩子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天真时,自然也就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甚至有可能因此导致性格孤僻,出现抑郁症状。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真正的爱上学习。现在学校的学习压力本来就很大,所以父母不应该再剥削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用各种辅导班提高班充斥孩子的业余生活。
让孩子能够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知道如何正确的学习,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
孩子因为年龄小,很多时候无法拥有较强的自控力,这时就需要父母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让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制约。
当孩子能够按照规则做得很好的时候,父母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奖励,当然如果孩子做得不好,那么也不要心疼对孩子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