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未散,知音古今同

——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

熙熙攘攘的街道,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不绝如缕的茶香,三庆园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推开朱红色的大门,寻觅京剧诞生的那一刻。作为老北京最早的戏院之一,这里见证了京剧萌芽、成熟、鼎盛的全过程。《角儿来了》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走进三庆园带您探寻京剧艺术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9日20:34《角儿来了》

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

品读历史故事,感受戏曲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雅之争,戏曲蓬勃发展

花雅之争,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昆腔因音律精美,曾于明清两朝风靡南北二百余年。然而在康熙末至乾隆时期,地方戏似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风格逐渐赢得了百姓的喜爱,也因此出现花部与雅部之争。《角儿来了》书场且和王玥波一同,聆听梨园故事,循着情景剧的演绎,回溯往事,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进京祝寿,也因此名声大噪。之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相继进京,四大徽班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春台的孩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和三庆的轴子,四大徽班表演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也开启了京剧诞生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徽班传奇话沧桑,四大徽班有所长。徽班进京不仅推动了当时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奠定了国粹京剧诞生的基础。11月29日20:34《角儿来了》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品读历史故事,感受戏曲魅力。

THEEND

【来源:央视综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