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社会,天南地北的中国人相互交流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也很简单——古代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说通用话。

会说国家通用语,这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也不难达到。但这是工业社会后,国家生产力、社会组织力、人员流通性都大大提高的结果。但是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普及语言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政权都没有那个条件和能力,即使是天然有着追求统一特征的中国,秦始皇也只能做到“书同文”,而不能做到“语同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是今天,南方非官话区的一些方言和普通话差别都是相当大的,甚至到了完全不能互通的地步。当然,在古代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影响也不大。封建社会天然抵制人口流动,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县,甚至出不了村。一辈子种田,也不需要太多地社会交流,所以会当地方言就够了。

不过,中国毕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般小民这样是够了,但是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会说通用语那还是必须的。可是,他们的普通话真的流利吗?

当然不可能!不用说别的,即使是共和国时期,毛主席和小平同志也是不会说普通话的,一直到第三代领导人开始,普通话才算慢慢普及。台湾地区也是一样,蒋介石的讲话在现在都需要配上字幕。要知道,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在当时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他们都不会说普通话。古代的官员当然也如此。

现在的汉语地区,能说普通话的都是经过统一教育的,比如大陆,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推广国语)和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老一辈华人教育界前辈通过艰苦努力,硬是打造了华语教育体系);而没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地区,比如香港、澳门、南洋等地的华人圈,地方方言可能才是主流。

所以,古代这些体制内人员的语言交流问题,确实挺头疼的,北方和川蜀可能还好点,毕竟都是官话区,但是闽粤赣浙这些地方出生的官员,怎么办呢?

当然是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了,但没有现在这种学习条件,所以效果嘛也不太理想!清朝时期,皇帝和京城官员就发现了,广东、福建一带官员的口音非常诡异。雍正六年,皇帝特别下旨:官员有责任让“其语言必使人人共晓”。雍正还特别点名了福建和广东:“朕每引见大小臣公,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夫伊等以现仕籍之人赴部演礼之后,其敷奏对扬,尚有不可通宵之语;则赴任他省,又安能与宣读训谕?”

是的,官员是必须会说官话的,但古代官员带南腔北调的口音非常非常常见,福建和广东出身的官员,尤其如此,容易导致交流问题。所以雍正皇帝尤其强调他们需要好好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福建朋友“震怒”的调侃

其实语言问题严重影响了福建人的官运,《明史》记载:“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若是有南方人官话说的好,很可能会被“高开一等”。比如《明史》记载有一个江西贵溪人夏言,谈吐流畅,不带口音,这非常难得,让皇帝想重用他。

不过,毕竟客观条件在这里,不是人家闽粤人不愿说,是没那个条件。从离我们稍微近一点的晚清,咱们能看出这些人的官话水平有多差。福建人林则徐一口官话让人目瞪口呆,有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林则徐说官话”的俗语;而梁启超去见光绪帝的时候,他的发言人家光绪一句话都听不懂。

当然,有的政权比较特殊,让方言取代了官话。这里点名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高级领导人都是客家人,所以客家话几乎有一种“官方语言”的地位,于是打到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朝廷上必须配备翻译,这些翻译的官职还都挺高。

这里说的都算是大官,官场交流必须说官话,但还有另一种情况也很难办——父母官、地方官怎么办?

大家知道,为了避嫌,中国历来是有异地当官的规矩的,知县、知府等父母官都是外地人来当。那么这些外地人来当地任职,能和当地人交流吗?

不存在,这些方言人家外地的大人哪能听懂啊?又不像现在普通话普及了,所以他们也必须学当地语言,清政府就规定:所有土话与官话歧异县分,知县到任,着延方言师一人,每日从学土话两点钟,成而止。

当然,学好算是天分,闽粤地区难学的方言学不会的大有人在,怎么办?怎么办?带翻译呀,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师爷,其实很多情况下就兼任翻译这么一个职务。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