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老百姓吃饭的问题,是天下第一的问题。一个朝代,只有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才能够坐稳天下。这个道理是被无数个历史所证明,最典型的就是咱们明朝的时候,由于文官集团把税收负担全部压在了农民身上,导致普通人连饭都吃不上,所以最终明朝于1644年被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周礼》上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古代没有杂交水稻,一亩地出产的水稻也就是几百斤,而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要吃的谷子也需要150斤左右,而古代人多有4个孩子,还是男孩居多,所以吃也得吃200-300多斤的样子,而一般的农民靠着几亩地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国家也只能通过三年的时间积聚一年的粮食,三十年的风调雨顺大概可以给国家储蓄9年的粮食,保障粮食供应。

但是三十年的集聚,三十年的风调雨顺,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除了自然条件的不稳定,人们还必须面对“人祸”,因为战争爆发的频率在历史上也就是几十年而已。比如乾隆末年距离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仅仅只有50几年而已,而乾隆出生的时候距离南明灭亡也不过50年左右而已。

1961年,不久前我国刚刚结束了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民刚刚从动乱当中脱离出来,可是天不遂人意,老百姓本想就此过上安定的生活,却遭遇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那时候国库还刚刚才建立,里面也没有什么储粮;老百姓刚刚分到了土地,又哪里有什么余粮呢?好在这时与我们关系很好的苏联表示愿意借给我们百万吨粮食,却被拒绝了,为什么?

原来,苏联的这番好意最终被我们婉拒,倒并不是因为我们对朋友的好意有误解,而是因为翻译人员把他们的信件翻译错了一个字,使得我们不敢去接受这样一番好意。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刚刚建立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帮助和援助,因此与我们关系较好的苏联从1949年起就给了我们不少的帮助。

当然了,这样的帮助也不完全是无偿的。古人云: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我们之间并不是“亲兄弟”,是一时之间的结盟呢?所以在前面的一些帮助当中,“好朋友”也给我们设下了不少磕磕绊绊,而我们对于援助的事情,也是采取有选择性的接受。但是这仍然给当时的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使得我们通过了几年的时间,发展出来了工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正是我们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但同时也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候。上级的指示与下级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偏差,尤其是在农业上。当时上面极少数的人坚持给群众写信要合理密植,不要完全按照专家和官员的指令来做,但是这样的信件却很难发出去,人们被下级执行者鼓动大量的密植,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

加上底层生产的小指挥者也有拿老百姓粮食的现象,导致当时的农村粮食生产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极少数人对此感到非常的担心,但是他的命令却大多被间接或者直接的否认了,下面的人既不能保证粮食足量生产,还过于乐观的估计粮食情况,让人们大吃大喝,这样的状况,终于在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集中爆发了恶果。

粮食歉收、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让当时的中国老百姓顿时陷入了困境。农村的人有主粮吃主粮,没有主粮吃粗粮,没有粗粮吃杂粮,还没有就上山吃树叶、树皮;城市里的人更加危险,人口多,又没有别的渠道搞到吃的,一旦最底线粮食保证不了,那是要出大乱子的。当时我们也想到了苏联老大哥,苏联老大哥也想到了我们。

于是赫鲁晓夫就粮食问题给咱们发了一封信件。翻译部门是这样翻译赫鲁晓夫这封信的大义的:赫鲁晓夫要贷款给中国百万吨粮食和百万吨蔗糖。这下中国当然不肯借了,咱们刚刚从苦日子当中走出来,就向别人借贷(关键还没说清楚利息),以后哪里还有好日子过呢?于是我们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只接受了100万吨蔗糖。

年底的时候,更专业的人士再一次打开了这封信,却发现“借贷”这个词翻译的很不准确,因为人家是写的“借”,而不是“借贷”,但是大国说话无戏言,此时再去问人家很明显就不合适了,所以只能从别的地方买粮食了。后来,我们农村开始在各地修建了大量的粮仓,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