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人

建国后,应该是毛泽东的意愿,他不愿在银幕上看见完全可对号入座的人物面孔。所以新中国初建时,最显工业水准的两部战争大片《南征北战》和《红日》,敌我双方的统帅,都经过大幅度的虚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征北战》(1952)

直到1978年的《大河奔流》,银幕上才开始出现开国元勋的形象。毛泽东是由表演大师于是之扮演的,但只出现了一个背影,但这个背影,我看时,并没有留意到。

《大河奔流》(1978)

而第一个正面的,有声有影的元勋形象,则是本片中,由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河奔流》(1978)

几乎是同一年,由北影四大摄影师之一的钱江,也是《大河奔流》的摄影,首执导筒拍摄的舞台剧电影《报童》,同样由王铁成主演。

稍微说一下钱江,他姐姐是旧上海电影时期的巨星黎莉莉(原名钱蓁蓁),其父乃中共隐蔽战线上赫赫有名的钱壮飞。

钱江

被隐蔽战线上最主要的负责人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之一,正是由于钱壮飞及时截获中统的情报,让周公能于虎口脱险。钱江后来执导的《金陵之夜》讲述的就是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同样由王铁成主演。

《金陵之夜》(1985)

王铁成可以说是银幕上的周恩来第一人,谈帅气,他比不了孔祥玉,论形肖,他远不及黄凯。但他基本上是公认的,最接近周恩来神采与气韵的一位表演艺术家。而让他的表演艺术达到顶峰的便是由第四代名宿丁荫楠执导的《周恩来》。他当仁不让地,也毫无悬念地获得当年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1992)

关于重要领导人的影片,在1978年以后,才渐渐多了起来。陈毅、贺龙和彭德怀这三位元帅的生平为最多,原因或许是他们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都遭受极大的冲击,晚景甚为凄凉。其中有关彭德怀的几部影片,质量还不错。

周恩来的也有一些,但这位谦谦君子更像是从宣传画里走出来的,他越平易近人,你越觉得他才有资格去平易近人。而《周恩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没有那么多话,像他这样日理万机的国之栋梁,哪有这么多闲功夫向你频送春风。他也很少展露欢容,一个国家到了那样的非常岁月,你哪有心思去体味人间的乐趣。

这是个疲惫瘦弱的老人,他用他微弱的目光审视着,又像是探询着这个身处浩劫的国度。影片第一个镜头极好,他透过车窗的缝隙,用虚焦镜头,即暗示着国之总理视力在衰退,也暗示着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在这位共和国的奠基者看来,也是模糊的。满耳都是甚嚣尘上的口号声,而安座于红旗轿车内的这位老人,他好像第一次对再熟悉再热爱不过的这块土地有了一份陌生感。

本片所讲述的就是周恩来一生中最后的十年,也就是1966—1976年,这个共和国历史上最无法言说的十年。就这十年,用影像去控诉、去抒怀、去反思的作品很多,直到今天,还有《一秒钟》这样的。但像《周恩来》这样尽量从史实出发,并尽其最大可能全方位描画这时而轰鸣,又时而哑然的十年,是从没有过的。

根据贺龙最后一段岁月拍摄的《元帅之死》,以惨烈著称,但质量显然跟《周恩来》无法相提并论,同样是讲述那段历史,《周恩来》不像《元帅之死》那么爱憎分明,不是冲突性事件引发的人间悲剧,而是如流水般,荡漾出时世的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帅之死》(1980)

无论怎样保守估计,以后的这几十年里,也不会出现这段纵览那段历史全貌的巨片了,更不会有林彪、叶群、江青、王洪文等著名人士悉数亮相的一部历史大戏。

丁荫楠在此之前的《孙中山》,拿下了八项金鸡奖大奖,此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应该从《孙中山》那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信,沿用了散点结构的方式,以碎片化的不断累积,而形成一种不易辨识,但却更为真切的历史感。丁荫楠将他诗人的品格,融入到一场或一镜中,他相信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不求历史进程的事无巨细,也不在关键节点上一味恋战,而追求一种更情绪化,更具主观色彩的历史讲述方式。

《孙中山》(1986)

我们看到了陈毅挨打、贺龙避难、邢台地震、中美建交、邓小平复出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它只有在两大事件上,做到了连续性。一件是林彪叛逃,这其中也包括刺毛阴谋破产。共花了近四十分钟的篇幅讲述了九一三事件的前后经过。从这起事件中,隐约能让我们感觉到,周恩来不管在政务,在军务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从片中的另一些细节中,不难发现,他才是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战友。

我当年,其实都是在非主动的情况下,将这影片看了两遍。每次看,影院里都是哭声一片,这哭声先是很弱,然后成了一种泣鸣,然后又渐弱,接着又听不见了。影片快结束时,又汇聚成泪的海洋。这样富有层次的哭声,是其他的影片很难获得的观影效果。

为什么会感动,是人们隐隐觉得周恩来能好起来,这个国家也能好起来,自己也能跟着好起来。感动是一方面,也许对另一些人来说,本片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于我而言,我是不习惯于从电影中去寻找历史真相的。电影要做的是历史感,而不是历史本身。它让我们看到一个衣带渐宽的人,成为那个特殊时期的象征,这个古老的国度也如这个世纪伟人一样病魔缠身,举步维坚。这就是《周恩来》这部影片最为耀眼的价值。

全片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渗透到每一座山川,每一间居室,每一声轻轻的问候,每一次紧紧的尾随。那时的北京,我想阳光一定比现在炽热和强烈,但全片却以低照亮的光影构成,去描绘那个年代的苍茫与苍黄,影片的夜景,是伸手不见五指的。

周恩来不能保护他最亲爱的战友贺龙,而自己最爱的义女死去之后,连骨灰也无法保留。当周恩来参加贺龙葬礼,人还未到,就用苍老的声音呼喊着贺龙的遗孀薛明,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还处在中远景中,那一声略带哭腔的声音一起,就要引人落泪。

他抱着薛明和另一个女眷时,也忍不住哀叹道:我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而在遗像前,周恩来则满脸都是泪。但越是风刀霜剑严相逼,越要砥砺前行。但那好像又不完全是要在沧海横流中,显一显英雄本色。

他没有那么豪迈,他是奋力也是在勉力,独木难支的疲惫,是在众口一词要谋得一声自己的叹息,都难上加难。全片有很多类比性的镜头,但我最感动的还是,人前的周总理妆容整肃,人后的周恩来则有些因病体所带来的衣衫不整。人前的他神采奕奕、风度十足,人后的他满脸倦容,连呼吸都困难。

都说丁荫楠的电影是中国诗意电影的典范,我也非常喜欢这位导演,也非常赞同这句话。但在这部同样流淌着诗意的电影里,却让我更加敬佩他写实的功底同样不弱。周恩来的勤务人员,服务他穿衣穿裤,周恩来连这样的小事,其实很难去亲力亲为了,但他仍然努力让自己逐一完成,到了系风纪扣之时,他还是让勤务员来代劳。这就是极富情感的写实,不用渲染,但一个生命的老态,却让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得到。

《周恩来》能让我一再观摩的,并非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陈列,而是这类的戏份,让我们更愿意走近这位历史人物。160分钟的戏,大部分时候是在为后来的十里长安街作积极的准备。这部后来者很难再去复制的大戏,能让观者几度垂泪的人物传记,真让人心头一热的,还是总理与他身边工作人员的关系。

他们给总理撑伞、穿鞋、烫衣服,开车门后护手、搀扶着这个近八十的老人从一个会场走向另一个会场,也从一个葬礼走向另一个葬礼。所以,片尾那缓缓拉开的窗帘,阳光也异常温顺地照了进来,生怕会惊动了这位元勋的离去。好的镜头语言就是情感本身。

多年前,我看《周恩来》,就感怀那群第一个看到周恩来遗体的医务人员,他们自然是泣不成声又不能放声大哭,应该是幸福和悲伤呈并列复句般在他们的心底书写。毕竟其他的人,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遇。

我更喜欢的场景,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个忙碌的人,有了一次难得的休息。在弱弱的光影里,颇有些悠闲地散步时,他的工作人员就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这就是这部影片的节奏和韵委。那些人的面孔都是模糊的,看不到丝毫的性格之光。服务就是他们的性格,就是他们的信仰,何况是在这样的人的身边,唯一有亮点的是小徐 ,她险些被江青看中,但由于一系列阴差阳错的连锁反应,让她又回到了总理身边。

这是全片最具戏剧性,最显编剧能力,也是全片最可爱的一段戏,也是太多人回忆这部影片时首先想到的一幕。这一版的周恩来不像其它版的周恩来那么爱嘘寒问暖,那么爱体察下情。他和他的工作人员之间话不多,连眼神交流都很少。但当江青看中他的工作人员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有些烦躁的,有王铁成那副不太用力但极其准确的表情就够了,就足矣让我们为人与人之间,能建立如此美好的关系而莞尔。

借江青的台词和表现,我们了解到这样的工作人员,走路要轻,不要带风,手温要不冷不热。听着简单,只怕做起来也不容易。你必须和你的首长一样沉着、敏锐和从容不迫,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

《周恩来》讲的就是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而周恩来自己也是人民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