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3岁高龄时所出版的作品,很快便风靡海内外,再版高达一百多万册,为什么一部读上去语言平淡无奇的作品,能有这么高的销售量呢?

就是因为这本书戳痛了很多人的泪点,看上去越平淡的日子,越往后走就越觉得难能可贵,人这一生,经历再多的繁华,到了晚年的时候都是如出一辙。

只不过,不同的人经营出不同的人生。有些人看似轰轰烈烈一辈子,到晚年却凄凉落魄;有些人平平淡淡,早已把晚年生活安排妥当,只等平静地等待那一天。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可是人到晚年,当身边的人都逐渐离你而去时,杨绛先生以她的经历诠释了人到晚年最好的活法。

《我们仨》是一部散文集,主要分3部分组成,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这部书记录了杨绛先生、钱钟书以及女儿在一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据说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是准备三个人合力完成的,每个人写不同的角度。

比如钱瑗写父母,而杨绛写两个女人,钱钟书写杨绛和钱瑗母女两个。但不幸的是还没开始,钱瑗1997年去世离开,钱钟书1998年去世,杨绛先生接连失去两位亲人。

杨绛先生写道:“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一个人通过一支笔,寻找与至亲相会的通途,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我们仨的快乐人生。她在书中写: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这是整本书最悲伤的地方,看哭了好多人,人到晚年,最痛苦的莫过于亲人的离散。

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这种悲伤都是相同的。杨绛先生说,女儿走了,丈夫走了,她也很想逃,可她不能走,因为她要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这是她应尽的责任。

杨绛先生所说的“战场”,指的是钱钟书未完成的事业,是他一生的心血。

从87岁到105岁,杨绛先生完成了许多常人看来每一件都堪称“伟大”的事。

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她用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整理了钱钟书生前没来得及公之于众的手稿,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而在她自己也笔耕不辍,93岁时出版散文集《我们仨》,96岁她出版了《走在人生边上》,还为《洗澡》撰写续作《洗澡之后》,97岁时她又正式开始研究哲学,这是她首次从文学跨界到哲学,却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她还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因为做这件力所不能及的事,就能投入全部心神忘掉自己,寄托全部心神,最大限度地抵御丧女丧夫之痛。

人到晚年,都会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结局,不是你先离开别人,就是别人先离开你。

尤其是做了一辈子的夫妻,到老的时候还能够相互陪伴,这才是最大的福气。

可是当一个人先离开了,走的慢的那个人就要经历更多的痛苦。

如何才能过好剩余的时光?杨绛先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既然痛苦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学会给自己找些事情转移注意力。

人到晚年,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有些老人,因为无法承受失去伴侣的伤痛,在配偶离开后茶不思饭不想,陷入极度的忧伤之中,非但儿女也跟着担忧,自己的身体也无法承受。

那么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多让自己做些事情,才不至于长时间内被一种情绪所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衰老,是谁都无可避免的事情。生离死别,也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终将到来的晚年做好准备,在心有余的时候,储备好晚年生活的资金,保证到老年的时候,不至于为金钱所困,做到有钱看病,有钱保障正常的衣食住行。

毕竟养儿防老,有很多事情却难以预料,即便儿女有这份孝心,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压力,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很不现实。

并且,人多的地方矛盾也多,这样一来,反而不利于老年生活的舒心顺畅。

另外,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过于透支自己的身体,以免给晚年生活带来诸多不方便。健康的身体,才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前提。

如果久病床榻,那么消耗的不只是金钱,还会拖累儿女,让自己成为负担。

在金钱和健康条件都有所保证的前提下,还要保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无论年轻或年老,都是需要感情寄托的。

年轻的时候,接触的事物比较多,接受新思想也会快,可是人到老年,要学会给自己找些兴趣爱好寄托感情。否则的话,无事可做,只是混日子,才是最可怕的。

杨绛先生在女儿和丈夫离世后,如果沉溺于悲痛往事中不能自拔,那么我们也不可能看到她的著作,包括《我们仨》,钱钟书先生的手稿也难顺利地发行。

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才让她一个人扛起了三个人的愿望,让她的一生了无遗憾,安详地走过,最终在彼岸世界重逢。

而人这一生,遭遇到人生巨大的变故和伤痛时,也唯有精神才能拯救自己。

所以,人到晚年最好的活法,就是能给自己寻求精神的寄托,学着抱着期待之心,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丝从容和淡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