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雍正皇帝,清王朝可能早就灭亡了,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先从内部开始腐化堕落,盛极必衰的规律在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次,康熙统治的六十一时间里是清王朝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在这六十一年中,清王朝走上了巅峰,农业文明成果显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很可惜的是继续农业社会创造的文明再辉煌,也终究敌不过西方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康熙在安定内政、平定三藩、剿除外敌之后终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种盛世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创造的盛世往往被当作皇帝的政绩,但是战争带来的还有苦难和破坏,每一次大战的开始都是对生产力的一种极大破坏,朝廷的文武大臣还在康熙盛世的歌功颂德声中继续陶醉,危机已经开始到来,而危机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官员的腐败。二是关于皇子之间的内斗。任何一样处理不好就会将康熙盛世的幻梦击个粉碎。

康熙的头脑还算是非常清醒的,他虽然在自己的一生功绩中有些飘飘然,但还不至于糊涂,此时的他已经进入了风烛残年,但是还要周旋于众皇子之间,极力肃清官场上的贪腐之气,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无效之后,康熙彻底心灰意懒,只能寄希望于后人,他对太子胤礽寄予厚望,自小便放在身边亲自教养,但是太子胤礽后期心浮气躁,只盼早日即位,不仅脾气暴躁殴打老师,甚至多次在背后说不敬之语,康熙与胤礽的关系逐渐疏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胤礽被废之后,康熙将橄榄枝抛向了四阿哥胤禛,胤禛性格刚强、坚决果断,虽然待人刻薄,但办事雷厉风行,康熙多次告诫胤禛待人要宽厚一些,不能操之过急,实际上就是要胤禛磨练好自己的性格来接替自己的大位,因为康熙意识到众皇子之中恐怕也只有胤禛能够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了,胤禛性格虽然有缺陷,容易矫枉过正,但此时的康熙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在离世之前,康熙似乎有所察觉,从早上八点起,一天之内连续三次召见胤禛,嘱托后事。

关于康熙和胤禛的对话,史料上无从考证,但是从康熙晚年对待胤禛的系列态度上,可以确定胤禛就是康熙心中默认的继承人,然而八爷党势力不甘心就此失败,在雍正即位前后多次制造谣言,在政治上孤立雍正,想要重新夺权,雍正也意识到自己要放手改革,必须要除掉这些拦路虎,于是雍正上台不久便将八爷党连根拔起,自己的兄弟大多都不能善终,因此后世对雍正的评价非常差,更加认定雍正为堵住世人的嘴才对兄弟们打压迫害,前几年甚至有传言雍正的皇位是篡位得来的,很多影视剧和历史剧都将胤禛的形象刻画的非常负面,采取野史中记载的雍正篡位说,但实际上雍正篡位是不可能的。

前几年,康熙的传位诏书终于亮相,也为大家揭开了这个百年谜团,康熙在传位诏书中明确写道:传位四子雍亲王,所以野史中的传位十四子,雍正将十改为于简直是无稽之谈,况且传位诏书由满汉蒙三种语言书写,完全没有篡改的可能。这份传位诏书的出现也还了雍正皇帝一个清白,雍正十三年是清王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雍正的励精图治也就没有乾隆盛世的出现,如果没有雍正十三年的呕心沥血,恐怕清王朝早就在乾隆手中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