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去到一定年纪的时候,我们最要考虑的一件事,莫过于怎样去“养老”。

说到“养老”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些人就认为,“养儿防老”就可以了。养了孩子不让他来养老,那么养孩子又有什么用呢?

有些人就认为,自己给自己养老就好,如果养不了,那就去养老院,总比看孩子的脸色做人要强。

其实,这两者的观点都各有其道理。而当我们仔细思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观点的交织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家产”。

你的孩子懂得孝敬你,或者说有能力来服侍你,这一切,有可能跟你的“养老金”或者“家产”有关系。

你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甚至不要孩子来照顾,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这样的行为,皆来源于你的底气。而你的底气,就是你的家产。

说到“家产”这个话题,其实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电视剧上一家人为了“家产”的分割而争得头破血流的画面。

说实话,有可能现实的情况比电视剧上的情况还更为残酷。因为你的晚年时光,你的养老生活,都跟你“家产”分配的时间是有关的。

那么,什么时候分“家产”最为合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孩子有本事之后,再把“家产”交给他

在很多的父母看来,孩子没钱没本事了,那就应该要把家产分给他,让他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但是,很多的父母没有想到的就是,一个没有本事的孩子,你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会感念你的好,也不会珍惜这些钱财。

在广东,有句俚语是这么说的,针扎不到肉,是不痛的。

对于一个没赚到钱的孩子来说,他自己也感受不到用“血汗”换“钱”的滋味。因为未曾经历,所以就不会感恩和珍惜。

老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

在分家产的时候,这番话也是适用的。因为救助那些有“急事”的后辈,这是作为前辈该要做的事儿。

而较为贫穷的穷人,无论你怎么救济他,他都不会成长,更不会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让他们自力更生,才是最好的“财富”。

所以,最好的分家产的时间,就是当你的孩子有本事,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时候。因为他们体会过生活的艰辛,也自然就能明白父母的不易。

也可以这么说,有本事的孩子,他们不会觊觎父母的财产,反而会更有慈悲感恩心。因为这样的慈悲和感恩,是生活历练后的产物。

当孩子懂得“不争”之后,才把家产交给他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能看到一些家庭,里面的孩子为了一亩三分地而“断亲”争斗。这样的事儿,不少见,也很常见。

曾见过一个老人,他家有三个儿子。可是,在他分家产的时候,他那三个儿子就卑微地讨好着老人。而当分完家产之后,孩子便不见了踪影,连老人也不照顾了。

所以这位老人最后去了养老院,已经四五年没回家了。

他经常向身边的人感慨,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分家产的时候要慎重,不然孩子翻脸不认人,那你也没辙。

这位老人的孩子,他们过分去“争”了,以至于至亲之人的关系之间都出现了“虚假”的情分和“伪装”在里头。

这么说来,一个人,当他懂得“静而不争”之后,他才会明白何为“爱”,何为“孝敬”,何为“亲情”。

因为在这个社会,为了钱财而“六亲不认”的人太多了,你根本就数不过来。而那些“不争”的人,往往被人忽略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往往是“不争”的人,我们才要把家产留给他们。因为这样的孩子,才是能成事,有格局的人。

当孩子能真正“感恩”父母之后,才把家产交给他

在一些父母看来,谁对“自己”好,谁懂得哄自己开心,就把财产交给谁。

这样的行为,不能说它不对,它也有一定的道理在里头。但是,人如果过分处于感性的状态,于人于己,终究是“不利”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刀”的行为做法。因为人的天性就有虚伪在里头,“假装”往往就是人的拿手好戏。

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判断孩子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呢?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处于危急关头的时候,人才能看清谁是真心爱自己的人,谁是只会耍“嘴皮子”的虚伪者。

那么,如果你的生病了,你的孩子懂得亲身去照顾你,懂得嘘寒问暖。那么,这种“言行一致”的孩子,才是真感恩的孩子。

如果你卧病在床,你的孩子不是嫌弃你这,就是嫌弃你那,就证明你的孩子根本没有把你放在心上,他说得再好听,都不过是“走过场”的话语罢了。

人到老年,分“家产”这个问题,看似是每个家庭的常事儿,但是,处理得好的家庭,和处理不好的家庭,它们未来的差距,那是巨大的。所以,值得我们去好好地斟酌一番。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