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一直不乏关于房价的讨论,在高房价的背景下,国人买房都背负了高额的债务。即便如此老百姓有了钱之后第一件事还是买房,这一点还是令人有些不理解的。既然明知道国内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了,为什么大家还是愿意将钱用来买房呢?很简单的道理,现在急着买房的自然是担心以后房价会继续上涨,等到那时候可能买房就更不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上“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从中作祟,老百姓有钱就买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达成了共识。根据数据显示国内已有96%的城镇家庭至少拥有一套住房,这一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65%的住房自有率。这一数据也令很多人感到惊讶,“最穷”的城镇家庭都达到9成拥有住房了,全国户均拥有1.5套。既然如此为什么市场还是有那么多人无房呢?

相信这一问题的答案,很多人都能猜到。之所以90%以上的城镇家庭都有房了,市场却依旧不缺买房的人,自然是因为这一数据是“被平均”的状态。可以说市场大部分房子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这样一来自然也导致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一旦房子供不应求,房价自然就会出现上涨的局面。

简单点来说就是房子总量已经过剩了,买不到房并非刚需的问题,而是需要在住房分配上“下功夫”。让手里有着多套房产的人,将房子“吐出来”市场才能分配更加均衡。如果房子一直被炒房客囤在手里,即便盖再多的房子,还是不够住。因为房子的金融属性早就超过了居住属性,炒房客低价囤房,然后高价卖出,以此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为了打击炒房这一现象,楼市才不断进行调控。为的就是尽快让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将分配问题解决,老百姓也就不用担心买房的问题了。对于国内房价有专家指出,国内已经面临“楼市泡沫”的难题了。至于会不会上演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情况,这些现象已经给出了“答案”。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时候人均GDP就是美国的1.5倍之高了。当时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有多火热就不用多说了,资本也十分看好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于是将钱都投入了楼市。那时候日本几乎已经没什么人愿意从事实体经济了,包括不少巨头企业都开始涉及房地产市场。

面对这一情况日本政府主动“戳破”泡沫,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也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衰退期”。一时之间投资者都开始抛售股票和房产,造成了日本房地产的“崩盘”。从中国房地产的形势来看,和日本当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日本那时候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8%之高了,国内房价虽然也出现过大涨的情况,不过都是在一线二线等热点城市。这些城市有着人口作为支撑,房价会出现上涨的情况也并不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就拿日本当时房地产“崩盘”来说,也并不会出现“房子随便买”的情况。因为低收入人群并不会因为房价的降低,提高生活水平。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本身就没有买房的打算,因此房价是涨是跌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不过房价下跌的话会带来一些行业陷入“不景气”的局面。那些买不起房的人,也是最容易面临失业的人群。

所以说盲目盼望房价下跌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房地产市值缩水太过严重的话,短期内会造成物价迅速上涨的情况。一旦物价上涨,最终“吃亏”的还是广大老百姓。正是因为如此,楼市才不断进行调控,就是为了让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地发展。只有房地产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状态,房地产才不至于出现“泡沫”。

而房地产泡沫这一词汇在国内喊了这么多年,就是一直“破不了”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房地产泡沫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只要这个泡沫是合理的,泡沫就不会被挤破。楼市调控也就是为了让房地产泡沫处于合理的水平,而国内又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城镇家庭的大部分资产都用来买房了。

在这一背景之下,房地产也具备了投资和居住双重属性,对于大部分城市居民来说,手中都是有着一定资产的。怎样实现资产的保值,选择购买那些有升值能力的房产,自然是最佳选择。而国家也在不断积累市场的经验,努力制定出一个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长效机制,以此来修复房地产市场因为投机出现的高房价和“高泡沫”的现象。只要有它,房地产“泡沫”就不会破。

也就是说在楼市不断调控之下,房地产已经逐步进入到一个平稳的发展区间内。往后房价会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波动,只要房价能够稳定发展,炒房客在市场赚不到钱,投机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这对于真正想要买房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通过这些现象就足以证明,国内房地产泡沫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处于合理水平,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会不会出现日本房地产“崩盘”的局面,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当时日本房地产的疯狂程度,与国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大有不同。就连一些头部房企现在想获利都十分困难了,不少房企也开始转型,炒房客在市场的生存空间就更不用说了。

未来伴随着市场炒房客不断套现离场,房价变得越来越平稳,老百姓买房也就不用那么着急了。现在手头资金不足的,努力多赚点钱,这样买房时才能“挑三拣四”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