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能够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的皇帝并不多,唐太宗李世民毫无疑问就是其中之一。自跟随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整个唐朝的疆土几乎都是李世民一人打下来的,他先后领兵平定薛仁杲、窦建德、刘武周、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高封无可封,最后李渊也不得以拜其为天策上将,封秦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能征善战的帝王有很多,但是文治武功都擅长的却很少,而李世民绝对是这两方面做得都最出色的一位帝王。他登基之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倡导节约,重视农桑,实现隋末乱世之后的休养生息,开创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对外则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等边陲势力,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游牧民族融洽相处,被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后来长达百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如果非要对李世民的功绩进行评价的话,雄才大略英明神武这八个字应该是最适合的。作为天下共尊的“天可汗”,李世民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而且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的容貌十分威猛,十分符合千古一帝的形象,史书称其“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就连跟李世民关系向来很好的房玄龄,在遇到太宗皇帝发怒时,也会被吓得浑身哆嗦面无人色。

史书中直接描述李世民容貌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毫无疑问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英俊帅气之人。《资治通鉴》中就有过记载,说李密投降唐朝之后见过李世民一面,回来后跟属下说李世民气质非凡英武过人,简直犹如天人一般。就连唐朝大诗人杜甫对太宗皇帝的容貌也赞不绝口,有诗云:“中有美少年,虬须十八九。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为何英气逼人的唐太宗李世民,在韩国的古装历史剧中却一直是独眼形象?这是为何?堂堂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怎么就成了一个半瞎之人呢?关于唐太宗形象在韩国史书中的演变过程,还真令人感到一丝尴尬,这些韩国古代史书写得比演义小说还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渊盖苏文》、《帝国的早晨》、《安市城》等韩国历史题材古装剧中,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独眼形象出现的,他的左眼就是被安市城主杨万春射瞎的。说起来,这个安市城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连下十余城,最后就是被这座名叫安市城的小城所阻。后来在冬季到来前,为了避免唐军因气温过低而遭到折损,唐太宗才下令班师回朝。

不过,安市城能够阻挡住唐军,还是有着一定的运气成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因为唐军远道而来连克十城兵力已疲之外,东北冬季的严寒也是唐军撤兵的重要原因。然而高句丽人却并不这样认为,而是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被安市城所打败的,安市城的城主杨万春也就成了高句丽民间传说中的大英雄。

其实在明朝以前,高句丽史书中并没有唐太宗李世民被杨万春射瞎左眼的记载,到了清朝以后才出现这样的记载。1732年,金昌翕编撰的《三渊集》中第一次出现了唐太宗李世民被高句丽将军杨万春射瞎左眼的记载:“千秋大胆杨万春,箭射虬髯落眸子。”只不过,金昌翕写得比较隐晦,也不敢直呼唐太宗其名,而是以“虬髯”二字代称。而在中国的史书中,李世民就是以大胡子著称,还被誉为“髭圣”。

在后来的《梦经堂日史》和《桓檀古记》中,不但将李世民中箭细节描述得十分详细,甚至还言之凿凿地说杨万春当年射中的就是太宗左目。“世民愤不自胜,敢出决战,杨万春乃呼声张弓。世民出阵,矢浮半空,遂为所中,左目没焉。”随着这些典籍的流传,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都信以为真,甚至认为此事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

那么,此事真的发生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几本韩国人眼中的史书,根本算不上是正儿八经的史书,其内容大多都是作者虚构臆想出来的,毫无史实依据。就连他们自己的学者都不信,跟金昌翕同一时期的学者李德懋就坦然承认:“安市城主世传姓名杨万春。三渊诗亦用之。然尹月汀谩录。已辨其出於唐书演义。不足取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韩国古代学者已经坦然承认,金昌翕的三渊诗不足取信,可是还是有很多韩国人将此事当成了史实。也许是因为他们太缺乏英雄人物了吧,所以近年来拍了不少历史人物题材的电视剧,将杨万春、李舜臣等人都搬上了大荧幕。只不过,李舜臣好歹历史上确有其人,而杨万春的故事完全就是从《梦经堂日史》和《桓檀古记》中虚构的,不足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