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央行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前三季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同时披露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数据,并且15处地方提到“降融资成本”,具体为:

减费让利方面:前10个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各项贷款方面: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5.5 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初增加16.9 万亿元,同比多增3.1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方面: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0.5%,增速连续11个月上升;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6%,近7个月增速连创有统计以来新高;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

可以说在“六稳”“六保”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连年中认为“不可能的任务”的1.5万亿减费让利也即将顺利完成。

那么问题来了,在充分肯定前三季度成果之后,下一步金融政策导向会是如何?金融机构工作将如何开展?央行给出了“七大措施”

一、要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发挥资本的作用,促进社会、就业、消费、投资以及产业发展。

二、要让资金直达实体,强化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

现阶段许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推进对金融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内涵金融”所在的区域也是,尤其是对银行支持“六稳”“六保”方面所做的措施和成效十分关注。同时,央行也在《报告》中提到了,要稳企业保就业,相信明年这也还是一项重点工作。

三、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中重点讲到: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所以,稳房价将会是年末以及明年的主要趋势,金融机构也将继续贯彻落实这一点。

四、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这一点主要是基于如何“持续深化 LPR 改革”展开,《报告》提出,要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规范存款利率定价行为;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

简单地讲,就是“基于市场、适度调控”,让社会资金在市场的作用下合理调配。

五、要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的作用。

相信在多家国有企业信用债违约之后,金融监管部门将会更加重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在本次央行的《报告》中也提到,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这点说的就是国企信用债的违约事件。

六、要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

何为公司治理?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就是内部管理机制。

2019年,全国银行业罚单数量1531张,罚款8.08亿元;但是在2020年,截至9月末,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对各级商业银行开出罚单就有1559张,金额共计9.59亿元

由此可见,公司治理“无止境”,金融监管一直在路上

七、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是2020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所以,央行要求各金融机构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特别是要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增强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总之,金融“稳字当头”的主基调没有变,未来在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机制的完善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