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像。——哈兹里特

"书虫"一词出自于《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指喜欢书籍并沉迷其中的人。书虫一般皆是出自于文人,但诸如此类人,大抵只能从别人的思想看出所反映事物的模糊影像。

历史上,能够用文字来戳穿时代之阴暗的学者少之又少,他们往往都会成为悲惨世界的行刑官,能清晰、彻底地将充满晦暗的世界剖解开来,让后人清楚地知道他们所处的社会的阴暗之处。鲁迅便是这样一位先行者。

鲁迅之于中国,是一位名声响彻世界文坛的伟人,更是一位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勇士。他所作的杂文作为"批判武器",常被后世作家所用,只因其极具自由性、现代性、战斗性以及批判性。

出自于他手中的杂文更可以说是百科全书,囊括了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等各方各面的知识。

他于1927年所发表的《小杂感》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事实确实如此,大多数人便是憎恨尼姑与和尚却喜道士。

然而真正给这句话添上一丝哲学思想,使其变得难以琢磨的就是鲁迅加于末尾的"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既以"中国"为了解对象,那便可从历史的角度来深入理解憎和尚而不憎道士。而众人又皆知,仅"中国"二字,便蕴含着几千年文化的沉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憎和尚"令人难以探究明了

人们对各种能够引人深思的事物都保持着好奇的心态,甚至想一探究竟,然而有些事物任由人们想破脑袋也只能知其一星半点。鲁迅先生的"憎和尚、尼姑而不憎道士"就是一句难解的话。

在鲁迅先生眼中,和尚、尼姑都是深藏于寺庙里的"厌世者","盛世盆满钵满,乱世明哲保身"便是他们对于世界更为深刻的趋向,但这并不能说道士就有着强烈的入世态度。

历代皇帝对和尚的重视从最初的汉明帝刘庄用白马驮经取来了《四十二章经》,发展到后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再之后便是梁武帝萧衍数次"舍身寺庙",朝廷众臣每次花钱一亿将其赎回,而"赎金"便让寺庙金碧辉煌。

梁武帝用舍身寺庙的做法来为寺庙增添大金额的香火,让本在百姓心中作为能够保佑他们的寺庙,变得让人厌弃。百姓们憎恨皇帝盲目地肆意挥霍国库钱财,而不是用这笔"巨资"去帮助贫穷人家的老百姓,因此便有了杜甫对梁武帝行为的控诉。

道士则不同于和尚。电视剧中常可见的便是道士一人行于街上,相反的,一群道士聚集于一处这并不多见。但事实上,他们都同属于一个宗教——道教。其实,中国历史上的道教人物或者是神仙,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人。

老子、李耳等自是不必说的,更甚的是,就连玉皇大帝、何仙姑等八仙人物曾经也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的曾侍于皇帝身边,有的是朝廷忠臣,有的只是平凡的百姓人家……至于众人耳熟能详的全真七子,不仅真实存在于历史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即使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时代,只有两种人没有"易服",只有一种人没有"剃发",也只有道士既不剃发也不易服。将道士们还留存着传承中最后的一丝渊源与体面,作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的原因,似乎也解释不清其中的缘由。

那么就存在着另一种原因,那便是和尚富而道士穷。和尚们所居住的寺庙,自古便是皇家的祈福之地,同时还是百姓们祈祷家和事兴的地方,因此寺庙每年得到的香火钱就是笔巨款。

此外,有这样一说法:古时的老百姓给寺庙当佃农,寺庙则是富得流油的地主。然而在农耕文明的时代,佃户定是被地主欺压的对象。和尚们大多秉持着"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思想。

在面对金钱时,也依旧是那句"众生平等",但其中的涵义却变了味,就是"少交一个铜板一粒粮食都是不可行的。"他们靠着这种极度扭曲的方式来索要老百姓的钱财与粮食,实在是无耻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无奈的是,老百姓明知和尚在欺诈他们,他们还是双手奉上钱财和粮食,只因他们固执地认为寺庙可以保佑其与家人平安。与和尚形成鲜明对比的,即是道士。道士们经常云游在外,居无定所,甚至还冒着被人打骂的危险去帮百姓占卜、算命。

他们选择修炼的地方也会找个鸟不拉屎的深山,将自己与世隔绝直至修炼结束。这样,即使有人想找他们做法事,也找不到,这就是所谓的有钱赚也赚不着吧。

和尚和道士,一个是面相庄严的富家翁,一个是面貌清癯之仙风道骨,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两种人的生存状态——富的很富,穷的太穷。但是和尚比道士富有也不能作为人们憎和尚而不憎道士的原因。

道士的信仰更为百姓认同

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信仰,只不过是这种被人们所信仰的东西,值不值得人们信仰;是不是真的有用处。和尚与道士这两类人同样也有着各自的信仰。

和尚是有信仰的,他们信仰佛祖,而处于道教之列的道士则信仰兼济天下,其肩上扛着下山救世的责任。盛世抑或乱世对于寺庙而言,就只是香火多与少是区别;然而对于道士来说,盛世时其可隐居山林,乱世时就得舍身救世!

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正处于全盛时期,那时,成吉思汗的弯刀几乎将整个欧亚大陆践踏成无人区,若无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规劝,一代天骄的刀下又要增加多少亡魂?

面对乱世,和尚们或许也有其独特的救世方式,那便是跪于佛像前向上苍祈求,祈求它的怜悯。这种方式便是所谓的祷告,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但从来没起过任何的作用。

出自吴承恩笔下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便有着许多佛与道之间的故事,而唐僧和孙悟空两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佛与道的不同之处。每次遇到困难时,唐僧是典型的软弱无能,不是伤心流泪就是默默祈求孙悟空前来救助;而每次困难都是由出身道家的孙悟空解决的。

虽然也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但和尚们往往讲究我佛慈悲,不可乱杀无辜,因此在作战时,他们经常会被此思想禁锢住从而显得畏手畏脚,最后落得个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结果。

鲁迅先生看透了太多的麻木和裨益,因此他懂得憎与不憎之间的区别,也懂得藏在"憎和尚、尼姑却不憎道士"里的"中国大半"。中庸的态度长期主导着人们的性格,说话时滔滔不绝,回答问题时却欲盖弥彰,行动时也仿若腿脚不便的老人,这不正是人们所憎恨的吗?

外来的佛教遭遇众人排挤

人们对外来的事物总是会有着排挤的心理,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对外来事物的排挤更加地显而易见。

众所周知,道教是真正的产自中国的,其对百姓的影响也远远大于佛教。旧时的老百姓经常不分佛道,甚至是以佛来解道,而民间的神仙传说与禁忌也大多与道教相关。其次,佛教有着相当完整且严谨的理论体系,与佛教相比,道教的理论则显得零散又不完整,还包含更多的迷信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和尚讲究斋戒、苦行和不近女色,然而道士虽也讲虚静,但其更讲究采阴补阳、长生不老等。不讲究苦行的理论,自然更加容易受到老百姓们的欢迎。

再者,佛教秉承着舍身求法、普度众生
的思想
,道教却执着于白日飞升、追求长生,如此显得更重视于实际的利益,与人们追求利己的本性更加吻合。

鲁迅先生所在的中国,是备受耻辱的中国。因此,那时的人们对从外而来的事物是十分反感的。他将和尚、尼姑比作从外而来的事物,只因佛教确实是从印度传播而来的;然而道士所信仰的道教是起源于中国的。

鲁迅先生句中的"此理"便是指中华民族的气节。一个民族有气节,民族才会有担当,而民族有担当,人民生活才有希望。值得庆幸的是,中华民族正是一个有气节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