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都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但很多人还没有什么成就便到了人生下半场,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也有一些人开始认命,觉得自己没钱没人脉无法成功也是正常的。王阳明却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世人:男人后半生靠的不是钱和人脉,只要牢记着3点,早晚会成大器。有人可能不太了解他,王阳明和孔子并称为“圣人”,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但是他的一生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坎坷,5岁时还不会说话,12岁时才开始上学,13岁母亲去世,22岁考进士不中,25岁考科举再次落榜,后来终于考上了,做官又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陷害贬至贵州龙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依然没有阻碍他成就如此丰功伟绩,那么到底是哪3个人生锦囊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一: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这句话就是说:把所有的艰险都看作浮云,随他去吧。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那么顺利的,但是不要被苦难吓到,被困难打倒。学会释然,和困难、和人生和解,才能有勇气面对未来。

二: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那里在古代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区,不仅偏远还有很多虫蛇野兽之类的东西。这对于王阳明来说简直是煎熬。但是,王阳明却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仍然不忘时常静坐,苦苦追寻圣贤之道。最后有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心学”,这也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次悟道也是王阳明人生的转折点。所以遇到艰难时刻不要整日想着抱怨,这些苦难也是人生中必须的磨练和修行,挺过去,才能锻造出一颗强大的内心,日后才能成就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静时存养,动时省察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仕途越开越顺,但他时刻提醒自己要谦虚,要不断反省自己。王阳明有言: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也就是说,省察克治是在有事时的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在无事时的省察克治。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么愚蠢也会变成聪明,柔弱也会变成刚强。也正是因为王阳明对自己时时省察,才始终受众人尊敬。

王阳明一生传奇,从一个叛逆少年成长为一代圣贤,他的心学智慧更是被学者奉为圭臬。《知行合一——王阳明》影响了无数人,都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曾国藩等人对王阳明也非常推崇,“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人生多学习王阳明,便能少走一段弯路,何乐而不为呢?他的《知行合一》中还蕴含着更多智慧,在阅读过程当中,会发现很多道理我们都听过,但是知易行难,不过根据王阳明的观点,如果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则不是真正的知。不同的年龄段读这本书都会有新的认知,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学习运用心学则是在利我们人生的器。很多人说古人的文言文实在是晦涩难懂,看不明白,这本书含有注释,浅白易懂,大人小孩都可以看明白。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