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开始于公元605年,也就是隋炀帝大业元年,但是在隋唐时候的科举考试还不是太完善,比如某个考生朝中有人的话,就可以拉拉关系,让主考官照顾一下自己,或者当官的有自己的亲友参加考试,自然而然会受到特别待遇。

据学者统计,唐代有369名宰相,出自98个家族,也就是说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同一个家族出生的;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相对来说,在宋代,靠世代之间的承继,来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的重要人物的现象就少多了。宋代的宰相很多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从不同的背景晋升到官僚高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考官能看到考生的姓名和籍贯,所以,想照顾自己的人,是非常简单的事。

《唐摭言》这部笔记书里记载了一件事情,说是唐代后期,有一次要举行科举考试了,皇帝指定的主考官,是一个叫崔郾的人。

之后来找崔郾的人就接连不断,推荐自己认识的人或者自己的朋友、学生。

有一位太学的老师吴武陵也来找崔郾,他拿来他的学生杜牧的一篇文章给崔郾看。

大家都知道,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崔郾一看,认为是一篇好文章。

吴老师见此,就说,既然你认为是好文章,那今年你应该让他做状元。这试还没考呢,这位老师就来推荐学生做状元了。

崔郾听了之后却有些犹豫,因为他已经把状元答应给别人了。

这位老师得知后,很不高兴,不过也没办法,他不死心,对崔郾说,那你至少要给他第五名,他写了这么好的文章,如果连第五名都得不了,对他来说就是羞辱。

于是崔郾就答应了。吴武陵走了之后,崔郾周围的人问,他来推荐谁啊?崔郾说推荐的是杜牧。

有人就说,杜牧不行,杜牧虽然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他这个人“不拘细行”,就是说道德品质方面有点问题。崔郾说,已经答应吴老师了,杜牧就算是杀猪的、卖酒的,今年也不能改了。最终,杜牧确实是以第五名的身份被录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宋朝,刚开始的时候,科举考试还是沿用唐代的制度,但从宋真宗的时候开始,科举考试的卷子是要“糊名”的,也就是卷子交上去之后,监考的官员会把写有名字的部分糊上,然后打上一个千字文的字号,相当于考号,这样的话,阅卷的考官看不到这是谁的卷子,也就没法照顾自己的亲友了。

再后来,宋代还有“誊录”这类方式,就是让人把每个考生的卷子重新抄录一遍,这样,即使阅卷的官员想从笔迹上,去照顾自己的亲友也是不可能了。

苏轼当主考官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苏轼有很多追随者,有一个叫李廌的,从早年起就跟随苏轼,两人一起读书、讨论文章,相互唱和,所以对彼此的文字风格都非常熟悉。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李廌报名参加科举考试,正好这一年苏轼被皇帝指定为主考官。

在宋代,一旦定了主考官,这个主考官就失去了自由,当天就要进贡院。进了贡院,贡院的大门就上锁了,贡院和外面的关系就断绝了,吃喝拉撒只能在贡院里面,直到考试结束,公布了录取名单,才能重获自由。

苏轼想照顾李廌,那个年代又没有手机什么的,怎么办呢?苏轼不着急,李廌也信心满满,因为苏轼对对方的文章风格是非常熟悉的。

等到考生考完之后,考官开始阅卷。在阅卷过程中,苏轼看到一张卷子,感到非常高兴,觉得这一定是李廌的卷子,就把这张卷子放到了第一位。

整个阅卷过程完成之后,所有人的前后顺序都排定了。然后就“拆号”,就是把原来户主的姓名部分打开。

拆号一看,主持阅卷的苏轼却傻眼了。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名不是李廌,而是章援。章援是谁呢?是章惇的儿子。章惇是王安石变法的左膀右臂,而苏轼基本上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所以等于选择了一个政治上的对立者的儿子,但是这样的排序、这样的录取结果已经不可改变了。

这次考试总共录取了520多人,里面并没有李廌,他不仅不是第一名,最后一名也没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廌自然是心灰意冷,苏轼也很无奈,他送给李廌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青袍白纻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意思就是这次有5000多人来参加考试,你当然不会因此感谢我,但是我知道你也不会因此抱怨我。因为这样的制度规定,使得老师很难有照顾学生、朋友的余地。

所以,宋代的科举制度已经非常规范了,对参加考试的人来说,已经显得非常公平了。只要你学习好,无论你是家境贫寒,还是出身豪门,都可以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大家可以看到,在宋代许多当官之人,都是平民阶层出身,比如大家熟知的范仲淹、吕蒙正等,这种现象,在以前的朝代,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换种说法,在宋代当官,不仅仅是有权有势的人,独享的权利,老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去享受一下做官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