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如炒基金是市场上一直流传很广的说法,虽然一直受到质疑但仍然成为基金向大众营销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并一而再地反复被提起。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投资业绩令人侧目,最新数据年内分红总额达到1473.26亿元,创出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已分红1473.26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1290.41亿元;公募基金累计分红3851次。

那么,在如此的漂亮业绩之下是否再一次说明真的“炒股不如炒基金”呢?实际上,从三大因素分析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第一,是今年的基金分红金额再创新高,并不一定就代表基金的分红能力提高,而是因为基金的规模变大的因素在起作用

在同等分红率的前提下,如果基金的规模越大,则基金的分红规模自然也就会增加。

由于我国股市回暖,2019年公募基金进入快速发展期,2019年底全国公募基金数量6544只,比2018年的5626只增加了918只;2019年底我国公募基金份额达到136937.42亿份,同比增长6.18%,比2018年底增加了7970亿元,这些增加的规模有一部分要在今年进行分红。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基金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已成立1,181只新基金,合计发行规模达25,355.21亿元。

基金规模的扩大,客观上也要求分红规模的增加。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基金分红金额的增加并不一定代表基金的分红能力在提升。

第二,是基金扩大分红也可能是一种基金投资策略的考虑,更有可能是以前积累红利的释放

近两年由于股市的向好,客观上为基金的收益提供了各种可能,2018年和2019年股市的向好都给基金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收益,而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表现也比较强势,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0%。

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基金会出于投资策略的考虑扩大分红:

一是对以前积累的红利通过分红进行适当释放,以减少未来的财务投资压力;

二是通过分红让投资者锁定一定的投资回报,以提高基金的美誉度和持续发行的能力;

三是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分红减缓投资规模的压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产品策略并减少未来的收益压力。

所以,分红也可能是策略考虑,并不代表当期的基金投资收益就好。

第三,基金大量分红不仅不代表着基金投资价值增加,恰恰相反,也可能是对未来投资收益压力过大的考量

今年主动权益型基金日子过得不错,高层定调要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比例,注册制的全面实施可能会有更多企业将IPO,看起来主动权益型基金将面临更广阔的的投资空间。但这并不代表更多居民的理财资金将借道权益型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更不代表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看好!

恰恰相反,一些基金经理对明年市场却持谨慎态度,有些甚至表示并不看好明年的市场。虽然我们不能说,债券基金大规模分红就一定代表基金经理对后市的谨慎预期,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金通过分红可以减轻明年市场的投资收益压力。

一些基金公司出于对后市以及明年的谨慎考虑,通过分红的方式降低基金规模。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年底和明年初机构客户的集中赎回压力。同时也有一些为机构投资者避税的考虑,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单位取得的差价收入,要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如果是基金分红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也是年底前集中分红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基金扩大分红都是好事,但如果以此来谁“炒股不如炒基金”就大可不必。投资基金仍然要做好风险投资的准备。(麒鉴)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