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是最宝贵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箭厂视频做的很好却不火?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可能有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箭厂。

箭厂是一个视频工作室,主攻微型纪录片。

他们跑遍全国,记录了那些人和事: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给川普拉票的华裔、在华尔街的风水大师……

而其中,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位来自香港的“阴间设计师”

0 1

在香港深水埗,有一家做阴间祭品的老字号——宝华扎作。

铺子很小,乍一看上去,和其他殡仪用品店没啥区别。

但当你走进店里环顾一周,就会发现内有乾坤。

一辆1:1大小的自行车、上了拉链可以打开的名牌包包、一个正在举行赛马会的跑马场、可以伸缩的钓鱼竿、天文望远镜、收音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精美的物件都是欧阳秉志的纸扎作品。

也因为欧阳秉志制作出很多新潮的纸扎,英国BBC、美国CNN都跑到香港采访他,还有人专门买他的纸扎拿去展览

所以,欧阳秉志才有了“阴间设计师”的名号。

0 2

欧阳秉志是一位80后,宝华扎作是他父亲开的铺子。

虽说当时欧阳秉志“子承父业”是因为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但他这一做,不仅做了20余年,还把纸扎做出了新花样。

欧阳秉志说: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做我们这行很晦气、不吉利,但其实你了解后就会发现,做出一件祭品,让先人在九泉之下用得安心,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秉志曾受一位男生之托,做了一份鸡翅米线的祭品,给这位男生去世的女友,因为这位男生的女朋友生前很喜欢吃鸡翅米线。

为了“鸡翅米线”逼真又烧出来没有味道,欧阳秉志花了大量心血。

他认真看菜单和外卖单上的食物图,甚至还请教了父亲。最后成品,连鸡翅上的小芝麻,也十分逼真。

欧阳秉志的很多纸扎都寄托着生者对亡人的思念,比如他扎过一只海南鹩哥,给一位生前喜欢雀鸟的父亲;扎过按摩椅和飞机,给往生的奶奶……

他甚至还受Beyond乐队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之托,制作了一把电吉他。

随着欧阳秉志做的纸扎品被邀请参展,日本、台湾的一些手工业者纷纷前来讨教。

但欧阳秉志说,纸扎万变不离其宗,材料不过是竹、铁丝、纸、浆糊。重要的,从来都是人。

0 3

虽说这些纸扎祭品最后基本是被烧掉,但欧阳秉志在制作时,是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看待。

接到订单后,他会先上网找资料和图片,了解物品大致的模样,有时候还会专门去店里面看实物。

就像为了做烧给黄家驹的电吉他,欧阳秉志不仅翻了杂志,还特意跑到琴行去量了尺寸、厚度。

一个作品,快的话需要扎两个小时,慢的话需要一周的时间,但欧阳秉志从不敷衍。

生者和死者,我算是他们中间的桥梁,帮在世的人完成心愿,替逝去的人达成遗愿,实属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有人问过欧阳秉志,坚持做纸扎的动力是什么?

欧阳秉志摇了摇头,想不出什么浪漫理由,但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二十年来,离开的机会一直都有。之所以选择留下,坚守这门手艺,因为这些传统特色仍然值得我们保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这难道不是最浪漫的理由吗?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里,这略显迷信的举动,恰恰饱含着人类永远割舍不掉的情义。

我也很感恩,纸扎这个传统技艺,还有像欧阳秉志这样的年轻人愿意传承,甚至创新。

唯有如此,这个连结着生者对逝者追念的事物,才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不见。

也许纸扎在某种意义上,是活着的人对亡者的一厢情愿,但它至少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死亡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