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还在持续,各国在经历了大半年抗疫后,医护人员在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下会疲惫,而被限制出行和受经济困顿影响的人们也不免发起抱怨。最终各国的抗疫成绩都会呈现在感染、死亡和新增等具体的数据上,事实证明科学严谨以及珍重生命的态度能让病毒的传播受到阻碍,但在当前正面临第二波疫情的西方国家,一些人对中国的观感再度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民调,中国在疫情中负面评价上升

一份来自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欧洲13个国家中,参与调查的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持续恶化,在调查的13国中有10个国家的人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超过半数。包括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的参与调查人员对中国给出了更多的负面评价。

在有关新冠疫情的调查问题部分,认为新冠导致中国形象下滑的民众有63.8%,而认为中国在疫情中形象提升的人仅9.3%。在调查结果中,一项满分为100分的打分系统显示,德国民众对中国的评价平均值仅35.4,低于美国的39.2分。

根深蒂固的偏见

数据背后透露的问题很多,意识形态对立、价值观异同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都是导致评价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

在美西方政客、智库以及媒体的渲染下,“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很有市场。在疫情问题上中国的援助主要被三种声音解读,一种是较为正常的感谢,其次是“有偿行为”,既然是交易谈什么感谢?第三种是中国宣传(propaganda),西方国家对中国宣传讳莫如深,认为这是来自中国的渗透和中国对外施加的强化影响力,基于价值观的不同,一些西方人对此尤其敏感。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舆论的背后是资本和政治立场,舆论有其服务对象,显然不能指望西方媒体说中国好话。在疫情之初,中国采取的限制出行等措施也被西方大肆批评,认为这不符合西方的普世价值,人权、自由等等,但随后疫情开始大爆发,“真相定律”开始蔓延,各国纷纷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这才在第一波疫情中控制住了病毒扩散的势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全球正面临第二波疫情大反弹,一些崇尚“自由”的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对政府不满,对封禁措施不满,停留在数字上的死亡人数不足以唤醒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