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个"治愈"可以分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相比而言童年生理上的缺陷会对人生的伤害要大一些。比如小时候免疫能力较弱,就总是生病,还很容易落下病根,因此人在童年时期经常伴充斥着各种防疫疫苗。

(一)、"甜蜜回忆",暖心故事

那些接种疫苗的经历,想必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看着冰冷冷的针头,无情的刺进自己的身体,好多小朋友都会"呜嗷"一声的哭出来。倒不是疼的想哭,就只是觉得是时候该哭了。

当然,也有些孩子会在大人"你是男子汉"的鼓励下故作坚强。比之于这些注射类的疫苗,"糖丸"成了许多那个人对疫苗的温馨回忆。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讲一下童年记忆"小糖丸"背后的故事,讲述那一粒糖丸是如何挽救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曾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而顾方舟偏不信邪,1926年出生的他自年幼时期就有了"为生民立命"的远大志向。

18岁那年顾方舟顺利的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医学系,在那里他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是一群想通过自己的医疗技术挽狂澜于既倒之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顾方舟受祖国之重托,毅然前往了苏联医学科学院就读病毒专业。

在那里他兢兢业业,丝毫不忘"师夷长技"的责任。回国以后,顾方舟被委以重任,自1958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当时中国的儿童罹患脊髓灰质炎的概率极高,这种病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症。它的前期表现为浑身疼痛乏力,且伴随着发热。

进入到中期以后,还会造成局部瘫痪。虽然有极大的恢复可能,但大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于造成身体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等。这些情况,顾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从回国以后就积极的从事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工作,还从粪便中成功的提取到了样本。

当时国内还在一场接着一场的运动之中,这种情况最初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顾方舟四处游说不停的打报告,终于在1960年国家批复了他的请求。

自那开始顾方舟就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的进行研究工作。

同年,顾方舟的口服式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成功,不过他发现这个疫苗有些"苦"孩子们不一定能受得了。同时,它对运输方面的要求也很高解决质保问题的同时,为孩子们着想的顾方舟,又开始想办法让它们变""

经过不断地实验,研究终于有了突破。但药不似糖,研究成功的药品需要人体实验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小糖丸”作为儿童药品要找到实验对象更是难上加难。

几番深思过后,顾方舟把药丸带回了家,并对儿子说:"今天爸爸给你带回了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糖,你要不要吃吃看?"小孩子一听见糖那是兴奋的不得了,当即吃了下去。

顾方舟在忧虑当中完成了对儿子的观察,发现儿子的身体并无出现异常现象,这才放心的把它交给国家。顾方舟不惜让自己的儿子作为试药个体,足以见得他对患者的责任心,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顾方舟又开始着手研究"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在两年以后"脊灰"单抗成功问世。

可以说顾方舟老先生是将毕生的经历全部投入到了脊髓灰质炎的研究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什么是"一生一事",什么是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

正如《光明日报》所言:

"顾方舟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可怕的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是中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为中国消灭"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方努力,惠及千万家

顾方舟老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之父,而独木难支孤掌难鸣,小糖丸的推广除了顾教授以外,中国香港的明星也曾参与其中,他的名字叫黎明。

在那个年代流行着一句话"你再红,你能红的过黎明?"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的明星艺人,真的是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从不讲究排场也不善于炒作,总是想着能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大家造福。

作为"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虽然现在有人觉得他"不配"与刘德华还有郭富城和张学友并列,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黎明当真是红透半边天,同时又有着很强的责任心。

疫苗研究成功以后,因为资金问题并未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且只有极少数城市的免费的。在中国大陆仍有许多家庭,认为这个疫苗可有可无,因此决定省点钱,就不给孩子打了。

心系祖国又热衷于慈善的黎明,在1994年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对的起这个头衔。

当他了解到“小糖丸”的效用后,他马不停蹄的四处演讲宣传,向大众普及有关脊髓灰质炎的有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疾病,也号召大家积极投入到疫苗的推广当中。

当年黎明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一呼百应,让更多人对此有所关注,于是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有8000万儿童免费吃上了"小糖丸"

人们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一时之间黎明成了英雄式的人物。说不定你我小时候吃的糖丸,就是黎明帮着买的。是不是顿时间觉得拉近了与"天王"之间的距离,这粒小小的糖丸可比什么签名照或者明信片有价值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事迹激动人心,美名与世长存

"糖丸"不仅仅是药,更是糖,它是由奶油以及葡萄糖和奶粉制成,全是适合儿童食用的材料。所以,颇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那么,近年来为何"糖丸"逐渐销声匿迹了呢?因为它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近年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在前年世卫组织的要求下,"糖丸"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只能在回忆中再度品尝它的甜味。

它毕竟曾拯救过成千上万的人,相信它不会被淡忘,而顾方舟和黎明也将会被永远铭记。从顾方舟教授和黎明的身上,带给世人怎样的启示?

首先,一生可以做的事很多,但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够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在哪个行业,只要干到极致那都是"超神"的存在。

就像瑞士有很多表匠可能一年就做一块表,一做就是一辈子;还有古代的许多酒家,一年就出那一缸酒,几代人就靠着钻研酒过活。所以,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干的"精"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顾方舟教授言传身教,完美的体现了什么是"一生一事",正如去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所言: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其次,在他们身上完美的体现了孟子所说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论是顾方舟还是黎明,都把天底下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二位看不得孩子们受到一点委屈,都在自己的行业发一分光,散一分热的为孩子们改善环境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顾方舟是积极的研究疫苗,将灾难扼杀在萌芽之中;而黎明则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切身失地的捐款捐物。

大多数普通人可能做不到二位这样,但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投身到慈善行业中来。不一定非要捐许多钱或者研究出什么东西,能尽己所能的帮助那些困难的孩子们也是很好的。他们是时代的榜样,值得无数人学习。

黎明则更值得那些明星学习,近年来捐款已经成为了作秀还存在着"诈捐"的现象。现在的艺人们已经不似八九十年代那般的真挚,他们既然享受着民众为其带来的便利与生活条件,也应该扛起一份社会责任。

小小的糖丸拯救了许许多多孩子的童年,也牵扯出如此励志而又温暖人心的故事。虽然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象征意义会一直流传下去。

它激励着更多的国人,积极的为儿童防疫做贡献,关心儿童的成长。你小时候有没有难以忘怀的疫苗注射经历或者你对糖丸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