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的是,唐嫣饰演的大辽红颜萧燕燕,舍下儿女情长,以家国天下为重,嫁入皇宫成为大辽皇后。辅佐体弱多病的明扆,摄政朝堂励精图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大力推行汉制,将大辽推上了兴盛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中,明扆是一位复杂的君王,年幼的经历让他继承了父皇遗志,欲为一代圣君,同时也造成了他的自私和隐忍,还有城府。

他在继位之后,疾病缠身为他的执政造成了许多困难。好在有萧燕燕帮忙处理朝政,同时及时发现药物问题,做了调整治疗。这为他争取到了十四年的时间,可以一步步解决内忧外患,推进改革。然而终于还是在三十四岁的好年纪,走到了油尽灯枯。

这是一个幸运又不大幸运的时间点。幸运在于十四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却刚好让他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幸则在于,皇子文殊奴尚且年幼,而大辽的祖制从来没有幼子继位的先例。这意味着动荡的可能。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顺利继承王位,让自己的改革成果保留,明扆在最后的时间里,做了许多的安排。先是提前为文殊奴建立斡鲁朵,同时壮大皮室军,加强萧燕燕手中的兵力,以震慑宵小不敢轻举妄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利用捺钵议政设下圈套,引诱喜隐和留礼寿父子叛乱,不顾萧燕燕的反对,乘机将这父子二人诛杀,让最符合祖制的皇位继承人消失,解决了一大后患。

最后在病榻上,明扆又放下君王姿态,声泪俱下地托孤韩德让,做了两个意味深长的举动。一是让文殊奴把韩德让当成父皇一样尊重,二则是向韩德让郑重道歉,同时将萧燕燕的手放到了韩德让的手上。

明扆的举动与其说是托孤,不如说是“托妻献子”。他知道韩德让重感情,这样掏心窝子的托付,最有效果。同时最后的举动,也是在告诉韩德让和萧燕燕,他不会介意,破掉了两人心中的障碍,就差直接鼓励两人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文殊奴才真正有保障。

安排到如此地步,明扆就真的那么信任韩德让?要知道虽然皇族内部争斗不好,但是外戚和权臣干政,也是一大祸源。明扆从小熟读南书,这些事情他岂会不知道,但这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安排,同时为了防止“那一天”,他其实也留了后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扆的后手其实就是耶律休哥。他将耶律休哥提拔为大于越,凌驾于百官之上。这个职位干涉不了太多朝堂政务,但却是耶律家的大家长,也就是说拥有一定程度上,管教皇帝和太后的权力。如果萧燕燕和韩德让伤害了耶律家的利益,那么休哥就可以干涉。

明扆最后对休哥的嘱托一样是意味深长,没有托付文殊奴,而是托付耶律家族,让他像屋质大王一样。屋质大王一生从来没有真正效忠哪一位大辽之主,他考虑的只是耶律家的未来,为耶律家做最好的选择。当初明扆造反,也得到了他的帮助。这其实就是某种非常隐晦的暗示。

总而言之,明扆最后依旧没有改变,像萧燕燕说的那样,把一切都当成了筹码,不过却也是帝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