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东一路位于台东镇,后属台东区,今属市北区,以青岛市台东镇加序号命名。西起顺兴路,东至宁夏路、延安路、延安三路交界处。与诸城路、延安三路相接,与郭口路、台东二路平行。与清和路、大名路、历城路、威海路、龙门路、长兴路、人和路、昆明路、菜市二路(原菜市路)、福寺路、阳明路、万寿路、大成路、芙蓉路、丰盛路、东光路等多条道路相交。全长1165米,车行道宽15—19米,面积17566平方米,人行道面积6480平方米。

台东邮电局对面,现在是威海路步行街(王挺摄影)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此路东段改名为台东一路,台东一路原为沙石路面,1963年4—6月对延安路至威海路一段进行翻建,路段全长920米。因当时受房屋拆迁的影响,路面宽度基本维持原有状况,路面宽窄不等,延安路至丰盛路宽14.8米,丰盛路至菜市二路宽16米,菜市二路至人和路宽11米,人和路至威海路宽9.6米。工程采用人工现场炒拌的方法铺装沥青混合料,厚0.06米,面积14700平方米。基层铺设地瓜石和直径0.03—0.06米碎石。起落检查井44座,雨水斗64座,起落沿石1822米,砌挡墙90.46立方米。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1972年将台东一路自威海路至菜市二路长210米的一段道路由原宽9.6—11米展宽到15米,展宽部分铺装了沥青路面。路面结构为:铺地瓜石厚0.2米,铺直径0.03—0.06米,碎石厚0.06米,面层铺以细粒沥青混凝土厚0.04米,总铺装厚度0.3米,面积1560平方米。1981年在进行辽宁路东段翻建工程的同时,将台东一路的威海路至姜沟路一段长70米、宽16.4米的道路进行了翻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东车站,两侧为杨家村旧址(逄淑才收藏)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杨家村北辟出一个区域叫台东镇,为中国人的居住区。台东一路至台东八路依次排开,台东一路是杨家村北的第一条路。当年杨家村南边有个荒凉的山岗,老百姓给这个山岗取名为——南山,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30年)后,南山逐渐有了人间烟火,也逐渐有摆摊的。后来南山市场成为青岛著名的市场,每天来这里买菜的人很多,南山市场范围大,摊位多,以桑梓路为主线,波及东山路、郭口路、人和路、菜市二路、万寿路、芙蓉路等道路。后来南山市场退路进市。

台东旅社旧影(逄淑才收藏)

台东一路与历城路曾是明新池澡堂,地址为台东一路24号,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由蓝景山创建。1973年明新池澡堂改造后,改名为台东旅社,全部接待外地旅客。后来,台东旅社又两次改造,接上了两层楼,名称改为台东大酒店。

台东老邮局旧影

台东大酒店对面是台东邮电局,台东邮电局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老青岛人心目中早已成为显著的地理坐标。2012年4月11日15:30,伴随着一声巨响,青岛台东邮电局在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后,轰然倒下。人们看到漫天的灰尘,因为风有些大,灰尘四处飞舞,台东邮电局笼罩在一片混浊之中,但在台东邮电局附近的人们并没有忙着去遮嘴挡脸,而是纷纷驻足,向这座空荡荡的老建筑行注目礼。此时不管是站在台东邮电局门前观看的行人,还是已经上了公交车的人们,聊的都是一个话题,那就是台东邮电局。路上过往的司机开着自己的爱车缓缓行驶,都侧着头观看台东邮电局最后的影像,此时马路有些拥挤,但鸣笛的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东一路、威海路交界,右侧是台东新华书店(逄淑才收藏)

台东邮电局以东,台东一路以南、威海路以西,道口路以北的区域原是一片居民区,临街的房子是门头房,这里曾经有个交警中队,后来拆除建为当代广场和网点。台东一路与威海路东北角曾是新华书店,后来出租另作它用。

台东一路、威海路交界。右边是人和路小学和十四中学(逄淑才收藏)

台东一路、长兴路口(王挺摄影)

斜对面曾是人和路小学,地址是人和路40号,后来学校拆迁建为网点。过了人和路路口是青岛十四中,对面曾是台东镇商业市场,台东一路上的这个门是它的南门。后来改称青岛第二百货商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青岛第二百货商店东面建了新楼,老楼改为台东市场百货商店,新楼为青岛第二百货店(今千川百货)。2001年在青岛台东镇商业市场旧址拆迁,占据昆明路南端,建成台东万达广场。

大光明电影院(王挺摄影)

台东一路53号曾是青岛大光明电影院, 始建于1958年,有座位1029个(楼上196个、楼下833个)。放映设备齐全,有放映机两台,可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所有规格影片。1993年改造完成3个电影厅及电子游戏等项目,2008年3月停止放映。2008年03月11日大光明电影院开始全面升级改造,根据计划,改造后的电影院将保留电影放映的同时,也保留大光明的名称,一半将保留电影放映功能,另一半将开设量贩式KTV——星期八,将两种休闲娱乐方式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娱乐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东一路、芙蓉路口旧影(王挺摄影)

台东一路103号与116号曾是中国崂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后来几经转手,几度易名。1958年元月崂山烟草公司并入青岛卷烟厂,厂院与厂房整体划拨交出。

青岛乳胶厂门前旧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这里成立了是青岛乳胶厂,如今青岛乳胶厂早已更名为青岛双碟集团,台东一路103号车间还在生产,而台东一路116号厂房早在2000年改为民居出售,原一楼车间和办公室出租给各个学校和企业单位办公。

台东一路118号是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山东省教育厅重点联系学校、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青岛市重点高中。学校素以教育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校风雅正、教育质量高而著称于岛城。2002年学校借助社会力量,首开名校办民校之先河,创办了青岛十九中分校——青岛启明星中学。2012年02月青岛市有关部门决定2014年前将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迁至即墨鳌山卫。

台东一路、延安路、延安三路交汇处的大转盘(王挺摄影)

台东一路与延安三路夹角处,也就是青岛十九中外墙这个位置曾经有个中叶饭店,建海信立交桥时将这个饭店拆除。台东一路与延安路夹角处曾是延安路交电商店,后面是崂山大院。

拆迁前的崂山大院

崂山大院,建于二十世纪初期,由延安路交电商店西侧进入,这个大院原无名称,崂山烟草公司卷烟厂建成后,与其相邻,故名崂山大院。这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块、土坯搭起,杂乱无章、低矮而拥挤,大院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千余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是青岛市最有名的棚户区之一。随着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决不把棚户区带入下个世纪’的承诺,崂山大院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1999年4月崂山大院里的居民搬进浮山后小区。崂山大院大多数房屋拆除后建为街心游园。街心游园有片竹林,穿过竹林,过一个小铁门,里边就是崂山大院的旧址了。这里保留了几十间房子,一条窄窄的小胡同,石头垒的墙,当时的电线杆和路灯还在。几经周折终于保留下来的这个老棚户区本打算建青岛民俗村,因为体制不健全、资金不到位,这么多年了民俗村没能如愿以偿,它只能藏在树林后,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台东一路旧影(出目里利吕井摄影)

台东一路旧影(出目里利吕井摄影)

台东交电外,台东一路、延安路、延安三路交汇处,老二路电车总站。(出目里利吕井摄影)

一组1983年的台东一路老照片,再次回望那些难忘的城市记忆......

本文作者:邱若俊,曾用名邱俊龙,网名“青岛台东镇”,发表于2015年12月23日。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感谢老照片收藏家逄淑才老师、纪实摄影家王挺老师提供的珍贵照片,转载请注明!

喜欢请关注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