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卫官员:新冠“零号”病人或不只一位 病毒或有多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23日表示,不排除存在数名新冠病毒‘零号’感染者,病毒可能来自不同宿主,感染也可能是在不同时间发生的。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分布在多个国家。

《科学》:新冠疫情是否反复取决于四大因素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杰弗里·沙曼和玛尔塔·加兰蒂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首次探讨了在“后疫情时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出现的四大关键因素:免疫系统因素,多重感染因素,病毒的季节性表现和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的程度。

牛津新冠疫苗临床中期结果出炉 平均有效性70.4%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布了其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冠候选疫苗AZD1222临床III期试验的中期结果。该疫苗可将感染新冠并出现症状的风险降低70.4%,数据基于11363 名被试中发现的131例感染者,其中30例感染者接受了两次疫苗注射,其余101例为安慰剂组。

中国以外地区首次发现新冠病毒的近缘病毒

来自日本和柬埔寨的研究团队分别在当地发现新冠病毒的近缘病毒。来自柬埔寨的研究团队报告,他们在当地的两只菊头蝠(Rhinolophus shameli)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近缘冠状病毒。本月初,日本团队也在2013年捕获的一只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冷冻粪便中发现了冠状病毒的近缘病毒Rc-o319 。

母乳含有新冠抗体

根据一项针对15名女性的新研究,哺乳期母亲的乳汁可能具有抵抗新冠感染的强大抗体。研究人员在11月出版的iScience上报告说,所有从新冠肺炎中康复的女性和其他哺乳期女性的母乳样本都含有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产生反应的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回收工艺有望大量减少塑料废料

多层塑料材料在食品和医疗用品包装中无处不在,这是因为多层聚合物可赋予塑料薄膜特殊的性能,如耐热性或水分控制等,但常规方法很难回收这些多层塑料材料。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创了一种使用溶剂回收多层塑料中聚合物的新方法,该技术有望大幅减少塑料废料对地球环境的污染。

银河系被大麦哲伦星系拖着走

约700万年前,大麦哲伦星系(LMC)在引力的作用下坠入银河系。但据一项发表于《自然·天文学》的研究,目前的观察显示,银河被拖着以32km/s的速度冲向LMC曾经的位置。而LMC正以370km/s高速远离银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大麦哲伦星系周围环绕的暗物质晕。下一步,研究人员将试图确定大麦哲伦星系跌落银河系的具体位置和时间,这对研究银河系的演化至关重要。

新型成像技术可同时监控细胞内多种信号

在一项新发表在《细胞》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可同时监控细胞内的多种信号。在该技术中,报告蛋白(reporters,在与目标结合时能发出荧光,实现成像效果)附着在可自组装的小分子蛋白上,这些蛋白在碰撞下会形成簇,以簇为单位分散在细胞中。

精神病症状与大脑中受损白质有关

近日,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比较了健康成人、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白质结构和意识阈值(指的是一个视觉刺激在屏幕上呈现,且被大脑感知所需的最短时间)。结果发现,与非精神病患者相比,精神病患者的意识阈值相对较高。

黄色粘球菌形成类似真菌子实体的原理

当食物匮乏时,杆状的黄色粘球菌(Myxococcus xanthus)细胞可形成类似真菌(如蘑菇)的、保存孢子的水滴状子实体(fruiting body)。一项《自然·物理学》上的新研究揭示了该细菌构建这一结构的机制。科学家利用显微镜记录了黄色粘球菌的运动。

科学家克隆番茄果实硬度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蔬菜花卉所)品质分子改良课题组克隆了番茄中果实硬度关键调控基因FIS1,并揭示了该基因在番茄果实硬度形成中的功能,解析了赤霉素通路介导的番茄果实硬度的调控机制,为改良果实硬度提供了新的位点和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研究发现基因调控水稻细胞死亡新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种质创新课题组研究发现病斑突变体基因ELL1通过影响叶绿体的发育来调控水稻中活性氧的稳态,进而触发由活性氧介导的细胞死亡。该项研究丰富了对植物中细胞程序性死亡产生与活性氧稳态之间联系的理解。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报》上。

科学家揭示陆地棉配合力形成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开展了陆地棉杂种优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鉴定到大量与配合力关联的分子标记,对指导棉花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杂志》上。

研究发现气溶胶是植物细菌病害传播重要途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团队首次发现气溶胶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设施环境的重要传播途径,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

“年轻”睡眠模式让老年人更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拥有“年轻”睡眠模式的老年人比那些按其年龄休息的人拥有更强健的认知能力。该研究11月16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Shaun Purcell和同事追踪了3819位年龄在54岁到96岁之间的人的睡眠,他们通过整夜佩戴的脑电图传感器记录了这些人的脑电波。

一颗小“月亮”离地球而去

在无人注意之时,夜空中一颗迷你“月亮”已经离我们远去。这颗迷你“月亮”,是今年年初天文学家发现的一颗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相关研究发表于《天文学报》。而现在它已经飘走了,但很快,科学家可能会发现更多类似的地球迷你伙伴。

“神器”助力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分选

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曹乃亮团队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研制出荧光检测分选仪,可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进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选,助力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推广应用。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通过验收

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近日批复同意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通过验收,并纳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序列管理。郑州中心成为继天津、长沙、深圳、济南、广州、无锡之后全国第7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圆满成功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24日4 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Semantic Scholar发布可将论文总结为一句话的AI

近日,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在其开发的学术搜索引擎 Semantic Scholar 上启用了一款新型 AI 软件 TLDR(是英文“太长不看”的缩写),能够自动生成论文的一句话摘要,帮助读者快速获取论文内容。目前 TLDR 仅能通过 Semantic Scholar 使用,并且适用范围仅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但研发团队表示经过进一步调整后,TLDR 最快在下个月就可以对其他学科的论文进行“一句话”简化处理。

FDA批准紧急使用曾治疗特朗普的新冠疗法

11月22日,FDA授权曾治疗特朗普的再生元公司(Regeneron)新冠鸡尾酒抗体疗法(REGEN-CoV2)进行紧急使用(EUA)。这款抗体疗法由两种不同的人造单克隆新冠抗体组成,在一项包含799名被试者的试验中,显示能减少患者的住院率和紧急治疗率,并降低其体内病毒水平。

激光核聚变反应堆里程碑:燃烧等离子体

2010年10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启动了192束激光束,并将它们的能量集中成一个脉冲。10年过去了,经过近3000次发射,NIF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接近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燃烧等离子体”——聚变燃烧是由反应本身的热量维持的,而不是激光能量的输入。

“天雁05”卫星成功发回第一批图像

日前,由北京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微纳星空公司研制的70公斤级卫星——“天雁05”卫星完成初步在轨测试,并成功发回第一批图像。11月6日,“天雁05”卫星搭载于长征六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首届“师昌绪先进材料论坛”在沈阳举行

近日,首届“师昌绪先进材料论坛”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东北大学举行。论坛设置了一个主论坛和八个分论坛,聚焦高温结构材料、轻质高强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制备与加工、特种合金、材料使役行为、前沿材料、交叉创新等方向,探讨我国装备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需求和前景。

2020中国光子产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为推进光子产业更快发展,11月24日,由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举办的“2020中国光子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推进北京光子产业发展,汇聚国内外光学青年人才,促进企业及市场深度对接。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出炉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地质调查局公布了对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调查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土壤环境质量优良,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同时,“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实现了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自然资源多要素调查监测,可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发布

11月23日,科技部公布了2020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此次共有25个部门356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1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41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86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获北斗奖

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23日在成都召开。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李祖洪,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王永泉,在开幕式上获颁“北斗奖”。

我国仪器和微纳科技领域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胡小唐逝世

据天津大学官网消息,2020年11月22日16时6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仪器和微纳科技领域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天津大学原副校长胡小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