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食:麒麟酥、糖卷果,北京城“起源地”出来的特色小吃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文章的开头,我重新写了四遍,可还是不满意。于是我决定简单一点,从一个问题开始:

在北京小吃里,您能第一个想到的点心是什么?不能想,必须马上说。

我想到的是排叉。

一个是因为我第一次吃北京的排叉就了豆汁儿,味道十分难忘。二是因为家这边很少有,做的和北京味道差别很大。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驴打滚、豌豆黄儿或者艾窝窝,之类的点心。

如果吃过三禾稻香村或者百年义利家点心的,没准还要报出几个带着店名的点心出来。

旅游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往往会选择去当地民声汇集地的小吃街体验当地小吃。

以北京为例,就曾经在不同时期有天桥、护国寺街庙会、门框胡同和南锣鼓巷等多个小吃街。

可是如今这些小吃街都有不同程度改变,随着全国各地小吃的加入,当地的特色小吃多少都有些“没落”,再难像过去书中描绘的那般,走一路、吃一路北京的特色小吃了。

如今倒是有“九门小吃”这样集中了各种北京“名吃”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味道始终中规中矩、不大如意。

其实当地特色小吃种类多、做得还算地道的铺子早就有,时不时也见人提起,只是可能提的太多了,反而成了盲点。去旅游的人,反而有不少忘记去找这家店了。

|当年北京大型庙会小吃的“集合”

清朝中叶以后,北京城曾经有种说法,说是:“东富西贵,南贱北贫”。

北京的西城区曾经是不少皇亲贵胄的世代聚居之所,哪怕是后来清廷没落了,仍然吸引了不少文人、商贾居于此地。

有富人,自然也就有娱乐、休闲的需求。

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护国寺,在明清两代曾与隆福寺并称北京东西二寺。

而号称“西庙”的护国寺庙会,曾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大庙会之一。也是当年的权贵最爱光顾的“娱乐”场所之一。

那时候的护国寺庙会热闹非凡,每到阴历初八,北京城里有名的小吃摊商都会汇聚于此。

讲究的就支起布棚、打出字号,摆上条案和长凳;稍微差点的,就把手推独轮车找地儿一停,把炉子上的锅提前坐好,锅旁摆好调料罐和碗筷就得;再不济的,就直接挑着担子来卖……

摩拳擦掌,纷纷摆出自己家的“绝活”小吃。

除了小吃还有各种唱戏、卖艺的表演。

不仅能吸引富贵闲人光顾,也会让有几个余钱的普通百姓乐不思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民国时期,清朝的旗人和勋戚们失去了俸禄优待,失去主要“消费群体”的护国寺庙会也就随之逐渐衰落。

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由政府出头,将庙会上颇具名气的茶汤英、扒糕年、白薯十、羊霜肠。张大户等十多个摊位商贩组织起来,在护国寺的临近位置,开办了聚集北京城小吃精华的护国寺小吃店。

当地小吃做得正宗与否,关键还要看当地的百姓认不认可。

发展到现在,护国寺小吃在北京除了这家总店,还有其他七家分店。

无论哪家的小吃制作质量都比较稳定,如果您去吃早餐,没准还会跟我一样,市场看到端着豆汁儿和面茶的本地老人。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喜欢向朋友推荐护国寺小吃的原因。

就单一产品而言,可能他家不是北京做得最正宗的。但这家胜在种类全、味道在平均水平之上、质量稳定,而且还肯“放低身价”迎合市场。

护国寺小吃在1956年创办初期,仅有五六十种传统小吃,如今已经增加、创新到了一百六七十种。哪怕想换换口味,也能很容易找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老“典儿”

当年的护国寺庙会,就开在西起新街口南大街、东至德胜门内大街的护国寺街上。

这条街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的街道,建于元朝时期。护国寺街所在的什刹海,和元代建都还有一段有趣的典故。

现在的什刹海水泽远远没有过去广袤,最早它属于白莲潭北部水域,在元朝建都时期改称积水潭。明朝迁都于此,才改称什刹海,此名沿用至今。

当年正是因为此地有水质良好的白莲潭,可提供丰富的水源;并且四周地势敞阔、便于规划,元朝才选在此处建都。

元朝规划新都城时,依着白莲潭一串弓形湖泊的东侧画了一条切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并以此规划皇宫和皇城城墙的位置。

此设计奠定了以后北京城的基础格局,由此才产生了“没有积水潭,便没有北京城”的说法。

所以说北京城是由什刹海而“起”,一点也不夸张。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经说过:“什刹海是最具人民性的市井宝地。”

源自“市井宝地”的护国寺小吃,如果如此论来,也确实算得上“血统纯正”。

|吃点啥?

正如前文所说,护国寺小吃现在有一百多种,到底吃什么,怎么吃,还真让人有点犯难。

如果想一次尝遍,有些不太现实。

即便,现在的很多小吃既可以外卖带走,又可以买到小吃礼品盒。我还是不大建议一次买太多。

一来护国寺小吃的大多数东西,大多没有添加剂,能保存的时间并不长。二来,有些小吃现点现吃才好吃。

比如豌豆黄。护国寺小吃的豌豆黄经过过箩加细,口感相对要更细腻一些,甜度也不是很高,但特别容易碎。如果是夏天带走,很可能一下午就变质、而且颠几下就看不出原型了。

而且很多小吃还讲究“配套”。

护国寺小吃不少点心都做得很甜,如果配什么都不加的面茶和豆浆是刚刚好的。至于豆汁儿,如果不配咸菜和焦圈之类的,感觉根本下不了口……

点菜的时候,不妨多看看周围的本地人怎么点。考虑一下自己的口味和“配套”问题。

比如不爱吃太甜腻的,就不要点一盘比泡芙还甜的奶油炸糕,要一个尝尝,再配点别的点心,甚至是咸味的荤菜。

如果一起的人多、还不知道怎么点菜,不妨就要个种类非常多的小吃宴尝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我而言,我还是比较推荐护国寺小吃料足的面茶、加层的驴打滚和包括糖卷果的一系列点心。水爆肚和杂碎汤之类的,个人觉得味道中规中矩。

但毕竟每个人口味不同,想试什么,还得看自己。

根据一个吃货的经验来说,看到实物、闻到味道,跟着感觉选,十有八九不会错!

——————

(1) 胡昕编. 北京特色商业街.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5.10.

(2) 于永昌著. 什刹海与北京城的中轴线.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3.03.

(3) 宗莲籽.护国寺小吃的前世今生[J].餐饮世界,2019,(第7期).